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

神经外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ǎo náng wěi yòu bìng (nǎo náng chóng bìng )

2 注解

4 疾病别名

脑囊虫病

6 疾病概述

脑囊虫病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一种疾病。

7 疾病描述

脑囊虫病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引起的一种疾病。经由多种途径进入胃的绦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成囊尾蚴,钻入肠壁经肠膜静脉进入体循环脉络膜而进入脑实质、蛛网膜下腔和脑室系统,引起各种损害。

8 症状体征

本病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是脑实质囊肿占位效应脑室内囊阻塞脑脊液流动或颅底脑膜炎症所致,临床分为四型:

1、脑实质型

临床症状与包囊位置有关,皮质包囊可引起全身性和部分性癫痫发作,突然或缓慢出现偏瘫感觉缺失、偏盲和失语等;小脑包囊引起共济失调血管受累可引起卒中,极少数患者包囊数目很多并分布于额叶和颞叶可发生痴呆。罕见的情况是在感染初期发生急性弥漫性脑炎,引起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2、蛛网膜(或脑膜)型

脑膜包囊破裂或死亡可引起头痛、交通性脑积水脑膜炎等表现;基底池内包囊转化为葡萄状后部分不断扩大,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累及脊髓蛛网膜出现蛛网膜炎蛛网膜下腔梗阻。

3、脑室

第叁、四脑室包囊阻塞脑脊液循环,可引起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内包囊移动产生球状活瓣作用,突然阻塞第四脑室正中孔,引起颅内压突然增高,导致布龙征发作,表现眩晕呕吐意识丧失跌倒

4、脊髓

罕见,多出现颈胸髓损害表现。

9 疾病病因

猪囊尾蚴寄生于脑内。

10 病理生理

虫卵进入十二指肠孵化逸出六钩蚴,蚴虫经血行播散并发育成囊尾蚴寄生在脑、脑室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食用痘猪肉仅能引起绦虫感染

病理:典型包囊有薄壁包膜或多个囊腔,为5-10mm。儿童常见数百个囊尾足球的粟粒样包囊,脑膜包囊使CSF淋巴细胞增多,脑实质包嫩内蚴虫很少引起炎症,通常在感染数年内蚴虫死亡时出现明显炎症反应,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1 诊断检查

(一)辅助检查

1、脑脊液压力增高,典型可见淋巴细胞增多(<100×106/L),常可见嗜伊红细胞。严重脑膜炎病例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增高、糖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LISA检测出血清和CSF囊虫抗体阳性

2、头部CT平扫显示包囊为小透亮区,CT扫描或MRI可见对比剂强化的占位性病变伴周围水肿,单个或多个脑实质钙化,以及脑积水及阻塞部位。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曾居住流行病区患者出现癫痫脑膜炎颅内压增高表现,皮下软组织囊包或粪便中发现虫卵可提示诊断,血清囊虫抗体试验、皮下结节囊虫活检和头部CT、MRI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2、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及其他病因症状癫痫鉴别。

12 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常用:

(1)吡喹酮:是广谱抗寄生虫药,应从小剂量开始,200mg/d,分2次口服,根据用药反应逐渐家辆,剂量不超过1g/d,成人总剂量为300mg/kg;囊虫数量少、病情较轻者加量可较快,囊虫数量多、病情较重者加量宜缓慢;2-3个月后开始第二疗程,共治疗3-4个疗程

(2)阿苯哒唑:广谱抗寄生虫药,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成人总剂量300mg/kg;1个月后治疗第二疗程,共3-4个疗程。用药后死亡囊尾蚴可引起严重急性炎症反应脑水肿和颅内压急骤增高,可导致脑疝,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应给予脱水剂和皮质类固醇治疗。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和葡萄状况囊肿治疗反应不良,囊肿钙化不需治疗。

2、脑室内单个病灶可手术摘除,脑积水脑脊液分流术缓解症状癫痫者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

13 预后及预防

1.一定要讲究饮食卫生,如吃生菜时洗干净,做到生熟案板分开。

2.不慎吃了豆猪肉囊虫污染的蔬菜,如注意便后、饭前洗手,肠内囊虫最终将自然死亡而不会重复感染或患上脑囊虫病

3.经常犯头痛病的人要提高警惕,不能靠吃止痛片糊弄自己,必须到医院查清原因。

4.体检注意皮下结节活检证实为囊虫视力和眼底有改变,或有脑膜刺激征

5.脑囊虫病人必须住院治疗,以免发生意外。

6.如患上脑囊虫病应尽快就诊,大约90%以上的脑囊虫病是可以获得彻底治愈的,而不会留下任何神经功能的废损症状。"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脑囊尾蚴病(脑囊虫病)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