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池穿刺术

手术 医疗技术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āo chí chuān cì shù

2 注解

3 操作名称

腰池穿刺术

4 适应

1、诊断方面

①需采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免疫学细胞学细菌检查,协助诊断者;

②测定脑脊液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③做脑或脊髓造影检查

2、治疗方面

腰麻

②鞘内注射药物

③颅内压过低患者椎管内注射生理盐水

5 禁忌症

颅内压增高发生脑疝者。颅后窝病变伴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穿刺部位近期有感染病灶;败血症全身感染休克、衰弱、病危者。

6 用品及准备

清洁盘、腰池穿刺包、清洁试管3-6支;注射用药(按需要准备);无菌试管、酒精灯、火柴。

7 方法及内容

1、患者测卧硬板床上,背部与床边垂直,头向胸前弯曲,腰向后弓起,双膝向腹部屈曲。

2、常选第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两侧髂嵴连线和脊棘线交点为第3腰椎间隙)。局部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深达韧带

3、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从棘间隙与脊柱呈垂直方向,针头斜面向上慢慢刺入,切忌左右偏斜。

4、中途如触及骨质,可将针头稍稍退出,然后稍偏头部方向前进,穿过黄韧带及硬脊膜时,常有落空感,此时拔出针芯,即可见脑脊液流出。

5、立即接上测压管,让患者放松身体,可见脑脊液在测压管内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记录此时脑脊液的静水压,即为初压。正常压力为0.9-1.7kPa(80-180mmH2O)。

6、移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分送常规、生化免疫学检验、必要时送细胞培养真菌检验细胞学检查

7、采集脑脊液后,再接上测压管,测试脑脊液终压。然后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涂上碘酊,覆以无菌纱布。

8 注意事项

1、疑有颅内压增高迹象,除急性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外,腰穿之前需作必要的检查,如颅脑CT、MRI扫描等。

2、不安、躁动和不能合作的患者可在镇静剂或基础麻醉下进行,幼儿精神紧张患者应妥为扶持。

3、颅内压增高疑为炎性脑水肿所致者,可在腰穿前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然后穿刺

4、颅内压增高疑为颅内占位病变者,腰池穿刺应用细针(7号针),使用细的测压管(内径不超过1mm),缓慢放液,并取少量(2-3ml)脑脊液检查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即可。

5、穿刺过程中如出现脑疝症状时,如瞳孔散大、意识不清、呼吸节律改变,应立即停止放液。可向椎管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10-20ml,或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如脑疝不能复位,迅速行脑室穿刺引流及立即手术。

6、腰池穿刺后,尤对颅内压增高者,术后12-24h应注意观察意识情况、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和肢体运动等变化。

7、术后去枕平卧4-6h,严重颅内压增高者需卧床1-2d。

8、如行椎管内注药,应注意剂量和浓度,避免化学性刺激引起不良反应

9 并发症

1、头痛  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脑脊液持续由蛛网膜及硬膜穿孔外漏造成颅内压降低。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多饮水,卧床休息。

2、腰背痛神经根痛   因穿刺损伤神经根而引起的神经根痛苦或者腰背部痛。

3、脑疝形成  颅内压增高特别是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穿刺后引起脑脊液动力学的突然改变,可产生钩回疝或枕大孔疝。

4、感染  未经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引起。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