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输穴 腧穴学 手太阴肺经经穴 八会穴 特定穴 原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yuān

2 英文参考

Tàiyuān LU9[中国针灸学词典]

tàiyuā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9[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太渊
汉语拼音Taiyuan
罗马拼音Taiyuan
美国英译名Great Gulf
各国代号中国LU9
日本P9
法国莫兰特氏P9
富耶氏LU9
德国L9
英国LU9
美国9

太渊经穴名(Tàiyuān LU9)[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代号LU9[2]。别名大泉太泉鬼心[2]。属手太阴肺经[2]手太阴肺经五输穴输穴原穴五行属土;八会穴中的脉会[2]。太即甚大,有旺盛的意思,渊即深潭,此穴位局部深陷如渊,脉气旺盛,故名太渊[2]。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咳血唾血咽喉肿痛胸痹胸闷胸痛,胸背痛心痛心悸噫气上逆,腹胀噫气呕吐呕血心绞痛无脉症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腕痛,手腕无力,半身不遂肋间痛,掌中热,目生翳膜,咽干聋哑无脉症经闭痛经等。

4 别名

鬼心太泉(《备急千金要方》)、大泉[2]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6 穴名

太即甚大,有旺盛的意思,渊即深潭,此穴位局部深陷如渊,脉气旺盛,故名太渊[2]

太,古作大,同大而有加甚之义。《说文解字》段注:“后世凡言大,而以其义形容未尽则作太”。渊有深义,又指口中之津。太渊为神话传说中的天池。口之津与肺之脉内外相应,亦天地合气水津四布之象,为本经原穴。“原”意为“源”,乃生命之源之意,故原穴本经脉气之源,指脉气深聚之处,因而称为太渊也。[3]

8 所属部位

[4]

9 定位

标准定位: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5][6]

太渊位于掌后横纹桡侧端,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6]

太渊位于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陷中[6][7]

太渊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太渊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太渊的位置

太渊的位置

上肢内侧部经穴——太渊的位置

上肢内侧部经穴——太渊的位置

太渊

太渊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太渊

太渊的位置(肌肉

太渊

太渊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10 取法

仰掌取穴,在腕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7]

仰掌,在腕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取穴[7]

快速取穴:掌心向上,腕横纹外侧摸到桡动脉,其外侧即是[8]

11 穴位解剖

太渊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桡骨骨膜。有桡动、静脉分布着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皮肤由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针在皮下筋膜内,经桡神经浅支、头静脉与桡动脉掌浅支之间,穿前臂筋膜,在桡动、静脉外侧,拇长展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达深部桡骨骨膜。前肌(腱)由桡神经支配,后肌(腱)由正中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8]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动、静脉干经过,有正中神经肌支和骨间后神经(桡神经分支)分布[8]

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及桡动、静脉[8]

12 功效与作用

太渊穴有止咳化痰,通调血脉作用

太渊穴有宣肺止咳宽胸利气作用[8]

太渊穴为手太阴肺经原穴,为肺脏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又为五输穴输穴,配五行属土,为肺金之母,故擅治肺气虚诸证[8]

太渊穴为脉之会穴,故可治血脉闭阻之无脉症[8]

手太阴经筋“下结胸里……抵季肋”,故太渊穴治疗肋间[8]

“还循胃口……从肺系横出腋下”,故太渊穴能治胃肠病、咽喉病[8]

太渊穴有顺气平喘化痰止咳之用,治肺胀喘满狂言嗌干、妒乳等症,以清凉退热之功为多,凡诸郁热之宜以清凉者,皆可取此穴[8]

13 治病

太渊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百日咳咳血唾血咽喉肿痛胸痹胸闷胸痛,胸背痛心痛心悸噫气上逆,腹胀噫气呕吐呕血心绞痛无脉症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腕痛,手腕无力,半身不遂肋间痛,掌中热,目生翳膜,咽干聋哑无脉症经闭痛经等。

太渊穴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胸痛咽喉肿痛无脉症、手腕痛[8]

太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及心胸疾患等。如咳嗽气喘唾血支气管炎及哮喘百日咳肺结核胸闷心痛心悸噫气上逆、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臂内廉痛、掌中热无脉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8]

太渊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痛胸痹、腕掌关节痛、无脉症[8]

肺胸病:外感咳嗽气喘心痛,胸背痛[8]

胃肠病:腹胀噫气呕吐呕血[8]

妇科病:经闭痛经[8]

五官病:咽喉肿痛,目生翳膜,咽干聋哑[8]

经脉病:手腕无力、疼痛半身不遂肋间[8]

其他病:无脉症[8]

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

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

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15 刺灸法

15.1 刺法

一般直刺0.3~0.5寸,避开桡动脉[8][8][8]

直刺0.2~0.3寸,局部有酸胀感[8]

注意:穴下有桡动脉,针刺时应避开动脉

15.2 灸法

可灸[8][8]

直接灸[8]

艾条灸3~5分钟[8]

艾炷灸1~3壮,艾条灸5~10分钟。

注意:不宜瘢痕灸[8]

16 特效按摩

拇指指腹用力点揉太渊3分钟,直至穴位处有酸胀感,能很快缓解咳喘[8]

拇指指甲尖掐按太渊,每次1~3分钟,可预防心肺疾病[8]

17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医宗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针灸甲乙经》: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刺太渊留针一时取之。若未满五日,禁不可刺也。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不得息,背痛太渊主之。臂厥,肩膺胸满痛,目中白翳眼青,转筋掌中热,乍寒乍热缺盆中相引痛,数咳,喘不得息,臂内廉痛,上膈,饮已烦满太渊主之。狂言太渊主之。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口僻,刺太渊,引而下之。

针灸大成》:主胸痹逆气,善哕,呕饮食,咳嗽,烦闷不得眠肺胀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痛赤,乍寒乍热缺盆中引痛,掌中热数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脉涩,咯血呕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溺色变,卒遗矢无度。

18 研究进展

对肺功能有明显调整作用:用肺功能测定检测针刺太渊肺通气功能障碍者的肺功能,结果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肺活量的比值及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量数值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太渊有改善肺通气量作用,可使肺呼吸功能加强。[8]

针刺太渊穴可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气量,使肺的呼吸机能加强[8]

血液运行失常及出血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咯血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8]

血压有较好的调整作用:临床观察表明,针刺太渊对3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8]

临床观察,针刺太渊穴对咯血脑出血均有显著效应,对血压有一定的调整作用,对三期高血压有降压作用[8]

19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0.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