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

交会穴 穴位特效按摩 经穴 募穴 腧穴学 手太阴肺经经穴 冬季养生要穴 特定穴 五脏 针灸学 中医学 人体器官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fǔ

2 英文参考

Zhōngfǔ LU1[中国针灸学词典]

zhōngfǔ[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中府:1.人体器官名;2.经穴名;3.五脏

4 人体器官名·中府

中府人体器官名,即胃[1][2]。出《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

5 经穴名·中府

穴位中府
汉语拼音Zhongfu
罗马拼音Chungfu
美国英译名Central Prefecture
各国代号中国LU1
日本P1
法国莫兰特氏P1
富耶氏LU1
德国L1
英国LU1
美国1

中府经穴名(Zhōngfǔ LU1)[2]。出《针灸甲乙经》。代号LU1[2]。别名膺俞膺中俞府中俞膺中外俞肺募。中即中气;府即聚集[2]中府手太阴肺经[2]。是肺的募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交会穴[2]手太阴脉起于中焦,本穴当中气聚汇之处,故名中府[2]。多用于治疗肺虚之证[3]。主治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胸中胀闷,胸中烦热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呕吐嗳气吞酸,不下食,腹胀肩背痛瘿瘤,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等。

5.1 中府的别名

膺中外俞(《黄帝内经灵枢·五邪》),膺俞(《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膺中俞(《针灸甲乙经》),府中俞(《针灸大成》),肺募(《备急千金要方》),龙颔[4]

5.2 出处

出《针灸甲乙经[4]

脉经》:寸口脉细、发热呕吐,宜服黄芩龙胆汤。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汤,灸中府[4]

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4]

5.3 穴名

中,内也,里也。府,指藏财物的地方。募,汇也,聚也。《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者,天气也。”又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千金要方·序例》:“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张介宾曰:“中府,藏气也。”此穴在胸中,为胸中肺气结募聚会之处,系手、足太阴会穴,因名中府。《黄帝内经明堂》:“府,聚也,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4]

腧穴脏腑经脉之气汇聚之处,中府肺气汇聚之处。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本穴为手足太阴之会、肺之募穴募穴脏气结聚之处,脾肺合气于此穴,故名中府。锁下乳上为肺气出入与储藏的中间地带,故又名府中腧、膺中腧。[4]

5.4 特异性

中府是肺的募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交会穴[4]

5.5 所属部位

[5]

5.6 中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中府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6][7]

中府位于前胸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距胸正中线6寸处[7]

中府位于胸部,横平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取穴[7]

中府在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中府手太阴肺经中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手太阴肺经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肌肉

中府穴的位置

中府穴的位置(骨骼内脏

5.7 中府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胸壁的外上部,平第一肋间隙,距胸骨正中线6寸处取穴

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肩峰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当云门直下约1寸,与第1肋间隙平齐处是穴[7]

仰卧位,于乳头(指男子)向外2寸处,直上摸3根肋骨,于第1肋间外取[7]

快速取穴:正立,双手叉腰,锁骨外侧端下方有一凹陷,该处再向下1横指即是[8]

5.8 穴位解剖

中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肌筋膜胸大肌胸小肌。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分布锁骨神经中支,胸前神经的分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肤由颈丛的锁骨神经中间支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胸肩峰动脉的终末支穿胸肌及其筋膜至皮下组织皮肤胸肌筋膜覆盖于胸大、小肌,两肌之间有来自臂丛的胸前神经和胸肩峰动脉胸肌支,支配并营养此两肌。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胸腔[8]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头静脉经过和锁骨神经中间支、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和外侧支、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分布[8]

布有锁骨神经中支,胸前神经分支,第一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上外侧有腋动、静脉,胸肩峰动、静脉[8]

5.9 功效与作用

中府穴有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作用

中府穴有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作用[8]

肺居上焦,但手太阴却起于中焦,实为中焦水谷精微上输所必需[8]

天之清气与水谷精气在肺合而为宗气胸中天气地气交会之所,天与地交其中生人,《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为宗气化生之处,气为血帅,肺主宗气,方有肺朝百脉功能,方有宣发敷布水谷精微至全身各部的功能。故中府宗气灌注之穴,为肺经十二经脉循环流注之第—穴。宗气聚则人生,宗气散则人亡,故中府穴性是贵收忌散,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之功。张介宾日:“中府,藏气也。”肺居胸中,为诸藏华盖,其脉络肠循胃,受中焦水谷之气,故对人身上中下三部气血,具有调摄之功。《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8]

5.10 治病

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胸中胀闷,胸中烦热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呕吐嗳气吞酸,不下食,腹胀肩背痛瘿瘤,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等。

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胸中胀闷、胸痛肩背痛[8]

中府穴主要用于胸肺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肺脓疡、嗳气吞酸、不欲饮食、腹胀喉痹肩背痛[8]

中府穴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结核[8]

肺胸病: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胸闷鼻流浊涕喉痹胸痛,咳吐脓血[8]

胃肠病:呕吐,不下食[8]

其他病:肩背痛瘿瘤胸中烦热,汗出,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8]

肺结核、肺与支气管疾患,常可在中府穴出现压痛,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8]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8]。《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5.11 刺灸法

5.11.1 剌法

向外斜刺0.5~0.8寸[8]

一般直刺或向胸壁外侧斜刺0.5~1.0寸[8]

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0.5~1寸[8]

向外斜刺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前胸及上肢放散[8]

注意中府穴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造成气胸[8][8]深刺进入腋窝内,应注意向外避开臂丛神经及腋动、静脉[8]

5.11.2 灸法

可灸[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5.12 配伍

中府大椎孔最肺炎[8]

中府太溪太渊足三里肺结核[8]

中府定喘内关膻中支气管哮喘[8]

中府间使合谷,治面肿[8]

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俞,治哮喘[8]

中府风门合谷,治寒热喉痹[8]

中府肺俞,为俞募穴配穴法,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作用,主治外感咳嗽

中府肺俞大椎,治外感咳嗽[8]

中府复溜,有生津润燥作用,主治肺燥热咳嗽

中府意舍,有降气宽胸作用,主治胸满

5.13 特效按摩

咳嗽不止时,点按中府肺俞各200次,有即时止咳的功效[8]

每天坚持按摩中府,可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8]

秋冬养阴”,应保养精气,可按摩中府穴,充养肺阴[8]

5.14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针灸甲乙经》:手足太阴之会。

针灸甲乙经》:肺系急,胸中痛,恶寒胸满悒悒然,善呕胆胸中热,喘,逆气,气相追逐,多浊唾,不得息,肩背风,汗出,面、腹肿,膈中食饐,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胀皮肤骨痛寒热烦满中府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灸中府百壮。上气咳逆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

针灸大成》:主腹胀四肢肿,食不下,喘气胸满,肩背痛,呕啘,咳逆上气肺系急,肺寒热,胸悚悚,胆热呕逆,咳唾浊涕,风汗出,皮痛面肿少气不得卧伤寒胸中热飞尸遁疰,瘿瘤

备急千金要方》:中府阳交,主喉痹,胃满塞,寒热

千金翼方》:身体烦热中府,又灸绝骨五十壮。

5.15 研究进展

治疗支气管哮喘:实验观察表明,针刺中府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可使肺通气量得到改善、哮喘缓解[8]

改善肝的血液循环:用放射性核素血管注射法,发现针刺中府可使肝血流量明显增加[8]

中府阻滞疗法抑制甲状腺功能:动物实验表明,通过对家兔“中府”的局部刺激局部麻醉阻滞,可见到家兔甲状腺滤泡上皮变为扁平状,呈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对实验疗程的改变及疗效观察,可见到甲状腺组织无过度抑制现象且较长时间后无明显恢复[8]

6 五脏·中府

中府五脏,与外府(六腑)对举[8]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7.
  3. ^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3-144.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1.
  6. ^ [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9.
  8. ^ [8]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