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缓释片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ā sī pǐ lín huǎn shì piàn

2 药品标准

2.1 正式名

阿司匹林缓释片

2.2 汉语拼音

Famotiding

2.3 标准号

WS-180(X-156)-96

2.4 拉丁文或英文

Famotidine

2.5 主要活性成分

3-[[[2-[(氨基亚甲基)氨基]-4-噻唑基]甲基]硫代]-N2-氨碘酰基丙脒,按干燥品计算,含C8H16N7O6S4不得少于98.0%。

2.6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遇光色变深,味微苦。

甲醇中微溶,在丙酮氯仿或水中几乎不溶,在冰醋酸中易溶。

熔点 本品的熔点(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ⅥC)为161-165℃,熔融时同时分解

2.7 鉴别

(1)取本品,加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15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A),在266±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为0.45-0.48。

(2)红外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2.8 检查

氯化物 取本品1.0g,加水20ml,在水浴上加热10分钟,迅速放冷,滤过。取滤液10ml,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A),如发生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04%)。

有关物质 取本品0.1g,精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1ml溶解,再用甲醇稀释至5ml,制成每1ml中含20mg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甲醇稀释成每1ml中含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用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酯-丙酮-正丁醇-10%氨水(30∶40∶30∶10)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2%)。

干燥失重 取本品105℃干燥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Ⅷ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会录Ⅷ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9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20ml与醋酐5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87mg的C8H15N7O2S3。

2.10 作用与用途

2.11 用法与用量

2.12 注意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本品过敏、严重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13 剂量

口服 一次20mg 一日二次,疗程4-6周。

2.14 标示量

2.15 类别

组胺H2??受体阻滞药。

2.16 制剂

口服 一次20mg 一日二次,疗程4-6周。

2.17 规格

2.18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2.19 有效期

暂定二年。

3 药品介绍

3.1 适应

(1)镇痛、解热: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和流感等退热。本品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引起疼痛发热病因,故需同时应用其他药物病因进行治疗。

(2)抗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常用药物,用药后可解热、使关节症状好转并使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热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治疗和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3)关节炎:除风湿性关节炎外.本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但须同时进行病因治疗。此外,本品也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骨骼肌疼痛,也能缓解症状。但近年在这些疾病已很少应用本品。

(4)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5)儿科用于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川崎病)的治疗。

(6)可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

3.2 用法用量

解热镇痛:一次2~3片(每片0.162g),一日2次。

风湿:一次4~5片(每片0.162g),1日2次,或遵医嘱。儿童酌减。

3.3 规格

0.162g(按含阿司匹林计)

3.4

其它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详见“阿司匹林片”。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