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林

经穴别名 腧穴学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à lín

2 英文参考

Xiàjùxū ST39[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下林经穴别名,即下巨虚之别名[1][2]。见《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

穴位下巨虚
汉语拼音Xiajuxu
罗马拼音Hsiachuhsu
美国英译名Inferior Great Void
各国代号中国ST39
日本39
法国莫兰特氏E39
富耶氏
德国M39
英国S39
美国St39

下巨虚经穴名(Xiàjùxū ST39)[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备急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4]下巨虚足阳明胃经小肠下合穴[4]。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4]下巨虚是治疗下腹部疼痛主穴[5]。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4 别名

下廉(《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下林[5]足下廉[5]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针解》:巨虚者,跷足胻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7 穴名

下即下方,巨即巨大,虚即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下巨虚[5]

下,有低下之义,对上而言。巨,有大之义。虚,有空虚之义。此穴在“条口”穴下1寸,胫骨外廉陷中。《黄帝内经素问·针解》:“下廉者,陷下者也。”穴当“上巨虚”穴之下,故名下巨虚[6]

8 所属位置

小腿[7]

9 下巨虚的定位

标准定位:下巨虚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小肠下合穴[8][9]

下巨虚下巨虚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9]

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下巨虚“在上廉下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9]

下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巨虚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下巨虚穴的位置

下巨虚穴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下巨虚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肌肉

下巨虚的位置

下巨虚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

下巨虚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解溪连线上;正坐或仰卧取穴[9]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先取条口,其下1寸,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横平外丘阳交[9]

11 穴位解剖

下巨虚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腱)、(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有胫前动、静脉分布着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皮肤腓肠外侧皮神经和隐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在趾长伸肌的内侧进入胫骨前肌(腱)及其深面的(踇)长伸肌。两肌之间有胫骨前动、静脉及伴行的腓深神经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9]

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9]

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9]

12 功效与作用

下巨虚有调肠胃,通经络,安神志的作用

下巨虚有理肠胃、清湿热、化积滞作用[9]

下巨虚穴属足阳明经穴,又为小肠下合穴,“合治内腑”。《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功能主要是泌别清浊,如其功能失调,泌别失职,则见泄泻痢疾便脓血小腹痛等症。足阳明经筋起于足,结于髀枢,属脊,并聚于阴器,而小腹痛腰脊痛睾丸又属小肠疝气范畴,故取下巨虚穴可治疗小肠诸疾。[9][9]

上巨虚下巨虚条口同在一条缝隙之中,其所治症,大同小异。上巨虚合于大肠下巨虚合于小肠条口居二巨虚之间,其与二肠有关,势可知也。以形势而论,三穴在腿,故其治湿痹胫酸亦有功效。[9]

13 治病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肠鸣腹痛泄泻痢疾大便脓血,泄利脓血,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胃中热胃脘痛纳呆小便不利小便黄,消谷善饥胸胁痛腰脊痛睾丸,下肢痿痹,下肢瘫痪,足不履地,寒湿脚气胫肿,下肢水肿,足痿不收,乳痈,涎出,喉痹中风偏瘫暴惊狂言等。

下巨虚主治小腹痛腰脊痛睾丸乳痈、下肢痿痹、泄泻大便脓血[9]

下巨虚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9]

下巨虚主治肠胃、下肢等疾:如肠鸣腹痛泄利脓血、消谷善饥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风不遂、寒湿脚气胫肿、足痿、胸胁痛乳痈暴惊狂言小便黄等[9]

现代多用下巨虚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9]

下巨虚主治泄泻痢疾大便脓血,胃中热胃脘痛纳呆乳痈中风偏瘫,下肢痿痹,足不履地,下肢水肿小腹痛腰脊痛睾丸[9]

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肝炎,胰腺炎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肋间神经痛

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下肢麻痹痉挛。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8~1.2寸[9]

直刺1~1.5寸[9][9][9]深刺可透承山[9],局部有酸胀沉重感[9],可扩散小腿足背[9]

直刺0.5~0.9寸,局部酸胀,向下扩散至足背。

14.2 灸法

可灸[9][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配伍

下巨虚曲池太白,治泻痢脓血[9]

下巨虚阳陵泉解溪,治下肢麻木[9]

下巨虚天枢委中,治急性肠炎[9]

下巨虚中脘关元,治消化不良的水泻[9]

下巨虚上廉下廉,治小便[9]

下巨虚下廉丘墟,治狂言非常[9]

下巨虚幽门太白,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痢脓血。

下巨虚阳陵泉解溪,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下肢麻木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

针灸甲乙经》:溺黄,下廉主之。乳痈,惊,痹,胫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虚下廉主之。

针灸大成》: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腿痿,足不履地,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喉痹脚气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肉脱伤寒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热痛暴惊狂,言语非常,女子乳痈足跗不收,跟痛。

备急千金要方》:脚气初得,脚弱;腰脚不遂,不能跪起;小便难黄。

17 研究进展

促进阑尾排空:实验观察,针刺下巨虚阑尾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9]

对胃的影响:针刺胃炎溃疡病胃癌患者下巨虚,可见胃电波幅增加,亦使胃癌不规则的波形变得规则。在X线下观察,针刺下巨虚,可使胃的蠕动增强。[9]

肝血流图的影响:取双侧下巨虚注射维生素K3注射液1 mL,观察肝癌患者肝血流图的变化情况,注射前肝血流图波幅明显降低,波形呈分化差的锯齿状波,注射后波形有了明显改善,波形明显增高,由不规则的异常波形重新转变为类似正常的三峰波形,但整个波幅与无肝病史的对照组相比仍然低。[9]

治疗肩痛后溪透劳官针入0.5~1寸,下巨虚针入1~1.5寸,同时施以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 min,并让患者活动患肩,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9]

针刺用泻法,留针10~15分钟,配合活动患肢,治疗92例止痛效果好。

治疗落枕:取患侧本穴,用28号2寸不锈钢毫针针尖向上快速进针1~1.5寸,于患者吸气时大幅度提插捻转得气后令患者深呼吸活动颈部,使针感向上传导留针10 min,隔5 min施手法1次。每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721例,显效178例,进步42例,总有效率为100%。[9]

治疗慢性菌痢:取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为双侧,用2寸毫针刺入1.5寸左右,用提插手法使患者得气后,用电针治疗仪,频率90次/min左右,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60 min。10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疗效标准及结果如下。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正常,大便培养隔月1次,连续3次阴性,随访半年内无复发者共65例(74.7%)。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常规正常,大便培养偶尔出现阳性,随访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者15例(17.2%)。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大便镜检脓细胞高倍视野不超过3个,大便培养有时阳性者7例(8%),有效率为100%。[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
  5. ^ [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85-186.
  6. ^ [6]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7.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8.
  8. ^ [8]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