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穴

输穴 腧穴学 经穴分类名 特定穴 针灸学 中医学 五输穴 经穴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ū xué

2 英文参考

acupuncture point[中国针灸学词典]

shu-stream poin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输穴:1.腧穴;2.五腧穴之一。[1]

4 输穴腧穴

输穴腧穴[1]。泛指全身穴位[2]。输,古与俞、腧通,故输穴亦称俞穴腧穴[2]腧穴(acupuncture point)是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又是某些病痛的反应点[3]。分三类,即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3]

5 五输穴之一·输穴

输穴五腧穴之一[3]。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方,是经气所注的五输穴[4]。《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输。”意为脉气至此已较强盛,犹如水流之注输于深处,故名[4]

5.1 十二经输穴

输穴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4]阴经输穴本经原穴阳经的则不是。十二经各有一个输穴,即太渊(肺)、三间大肠)、陷谷(胃)、太白(脾)、神门(心)、后溪小肠)、柬骨(膀胱)、太溪(肾)、大陵心包)、中渚三焦)、足临泣(胆)、太冲(肝)[4]

五输穴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5]

十二经五输穴[5]

三阴、手三阳五输[5]

三阴、足三阳五输[5]

5.2 输穴的临床应用

输穴临床应用较广[5]。《黄帝内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难经·六十八难》曰:“俞主体重节痛。”说明输穴适用病情时轻时重、时作时止和肢体重着,骨节酸痛者。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28.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7.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