莳萝苗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ì luó miáo

2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3 拼音名

Shí Luó Miáo

4 英文名

seedling of Dill

5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嫩茎叶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ethum graveolens L.

采收和储藏:春末百夏初采收,晒干

6 形态

一年生草本,稀为二年生,高60-120cm。全株无毛,有强烈火香气。茎单一,直立,径0.5-1.5cm。基生叶有柄,叶柄长4-6cm,基部有阔叶鞘;叶片轮廊宽卵形,三至四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丝状,长4-20mm,宽不及0.5mm;茎上部叶较小,分裂次数少,无叶柄,仅有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直径5-15cm,伞辐10-25,无总苞片;小伞形花序有花15-25;无小总苞片;花瓣黄色,长圆形,小舌片近长方形,内曲;萼齿不明显;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至垫状,双悬果扁压卵形,长3-5mm,宽2-3mm,成熟时褐色;背棱细而明显突起,侧棱有狭翅,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5-8月,果期7-9月。

7 药理作用

全草浸剂静脉注射,可降低动物血压,扩张血管兴奋呼吸,延缓心率,减低小肠张力,减少蠕动,增进利尿;可用于初期高血压症,特别与溴剂合用有较好效果。

8 性味

味辛;性温

9 功能主治

行气利膈;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胸胁痞满;脘腹胀痛;呕吐呃逆咳嗽咯痰

10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11 摘录

《中华本草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莳萝苗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