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压力测定

医疗技术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ǎo jǐ yè yā lì cè dìng

2 操作名称

脑脊液压力测定

3 适应

脑脊液压力测定的变化及临床原因:

1.颅内压增高  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脑组织水肿和肿胀,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脑脊液分泌增加或吸收障碍造成的脑脊液增多,硬脑膜内体积增加,脑瘤组织增生,颅内静脉淤血静脉窦血栓,颅内循环血流量增加,动脉压急剧增高,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静脉滴入大剂量低张溶液维生素A过多使脑脊液分泌增加,慢性低血钙时血脑屏障透性增加。

2.颅内压降低  颅内压降低常见于:近期内反复多次腰穿,脑脊液大量丢失;持续脑室引流;脑脊液鼻漏脉络丛分泌反射抑制枕骨大孔下或椎管内梗阻;频繁的呕吐腹泻、进食少或慢性消耗引起的脱水;显著的血压降低或休克;颅内放射治疗;脊髓麻醉;颅内手术后;恶病质;腰穿之前使用脱水药

3.搏动变化  颅内压增高时波动明显,颅内压降低时波动减弱。

4 禁忌

1.凡有脑疝征象(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去皮质强直、呼吸抑制等)者,属绝对禁忌

2.临床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存在视盘(视乳头水肿颅骨X线片或CT扫描提示有显著颅内压增高者。

3.穿刺部位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者,易造成椎管甚至颅内感染

4.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感染脑脊液漏,腰椎穿刺时放液可造成颅内逆行感染

5.穿刺部位的腰椎畸形骨质破坏者。

6.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或濒于休克者,或躁动不安不能配合者。

7.上颈段脊髓占位性病变,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时,腰椎穿刺术后易出现病情恶化,甚至呼吸停止。

5 准备

患者介绍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

备好各种物品。

6 方法

有压力法和流速法。压力法测定准确,因此临床一般以压力法为标准。

1.正常值(表1)

不同年龄脑脊液压力有所区别,一般儿童脑脊液压力较成人低,上表给出的是成年人的正常值。对于腰穿时的卧位压力儿童为0.49~0.98kPa(50~100mmH2O),婴儿为0.29~0.78kPa(30~80mmH2O),新生儿为0.13~0.64kPa(13~65mmH2O)。

在无压力计进行流速测定时,正常情况下在60滴/min以下。此法目前很少用。

2.临床判断

(1)颅内压增高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高于1.96kPa(200mmH2O)时为颅内压增高

(2)颅内压降低侧卧位腰穿压力低于0.59kPa(60mmH2O)时称为颅内压降低

(3)搏动变化: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压力随着脉搏的波动而波动,这种波动随脑脊液压力的变化而不同,当颅内压增高时波动明显,当颅内压降低时波动减弱。椎管梗阻,脑脊液蛋白增高粘度增大,枕骨大孔疝形成时,脑脊液波动消失。

脑脊液初压很高时,脑脊液的波动出现下列变化时应尤其注意:①波动极小,提示有脑水肿;②波动很大,放出脑脊液后又迅速回升提示有交通性脑积水;③若无波动,或放出少量脑脊液后压力突然下降.且不见回升,则要高度怀疑枕骨大孔疝,要采取积极措施。

7 注意事项

1.压力测定一定要在病人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压力测定值会偏高。

2.穿刺针内径、长度、针尖斜面方向及脑脊液浓度等均可影响滴速。

3.测压时若脑脊液上升过快,可用手指压住测压管末端,使液柱缓慢上升。如拔出针芯时,见脑脊液喷出,提示压力很高,则不应继续测压,并立即静脉滴注20%甘露醇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