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中医学 中医病证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 zhèng

2 英文参考

arthralgia-synadrome[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rthromyody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痹证为病证名。痹,指闭阻不通[1]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2]。通常多指风、寒、湿三种邪气侵入肢体经络而导致肢节疼痛麻木、肿胀、屈伸不利的病症[2]

痹证是临床常见的病证,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感受风、寒、湿、热为引起本病的外因,其中尤以风寒湿三者杂至而致病者为多[3]。主要病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3]。临床分为风寒湿痹热痹两大类[3]风寒湿痹中,风气偏胜,肢体关节走窜疼痛,此起彼伏,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寒气偏胜,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者为痛痹湿气偏胜,肌肤麻木,肢体关节酸痛沉重,痛有定处者为着痹[3][3]热痹者,素有蓄热或寒从热化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或伴发热咽痛口渴尿赤等症[3]

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骨关节炎、某些神经痛等病症,多属中医痹证范畴,可参考施治[3]

痹证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根据病邪的偏胜而酌情更用[3]行痹祛风为主,兼用散寒除湿,佐以养血;痛痹温经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着痹以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佐以健脾热痹以清热为主,兼用祛风除湿[3]痹证日久则应根据正气亏损的不同而采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扶正祛邪标本兼顾[3]

针灸治疗痹证有较好效果,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缠绵反复,非一时能获效。

须与骨结核骨肿瘤鉴别,以免延误病情。

平时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4 各家论述

古代医家很早就对本病作了详细的观察和记载,《素问·痹论篇》对本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证候分类及其演变等内容均有论述,奠定了中医痹证认识的基础。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金匮·中风历节病》篇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提出了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诸病源候论·风痹候》说:“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风湿痹候》说:风湿痹“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的治疗痹证方剂,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痹寒痹湿痹,而且对热痹病因症状、治疗均作了论述。《医宗必读·痹》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提出除分清主次,适当采用祛风、除湿、散寒外,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清代的《医学心悟》《类证治裁》等医籍,对痹证也是采用这个基本的治疗原则。

5 痹证病因病机

[4]

痹证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痹证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所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证。正如《灵枢·五变》篇说“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济生方·痹》亦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5.1 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风寒湿痹

由于居处潮湿、涉水冒雨、气候剧变、冷热交错等原因,以致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注于经络,留于关节使气血痹阻而为痹证。由于感邪偏盛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就有所差别。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风性善行而数变,故痹痛游走不定而成行痹寒气凝涩,使气血凝滞不通,故疼痛剧烈而成痛痹;湿性粘滞重着,故使肌肤,关节麻木、重着,痛有定处而成着痹

5.2 感受热邪,或郁久化热热痹

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合邪为患。素体阳盛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热痹。如《金匮翼·热痹》说“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腑脏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㿏痹熻然而闷也”。

5.3 病理变化

痹证日久,容易出现下述三种病理变化:一是风寒湿痹热痹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阻痹经络,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二是病久使气血伤耗,因而呈现不同程度的气血亏虚的症候;三是痹证日久不愈,复感于邪。病邪由经络而病及脏腑,而出现脏腑痹的证候。其中以心痹较为常见。如《素问·痹论篇》说:“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6 诊断要点

1、临床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表现。

2、一般发病比较缓慢,部分开始可有发热、汗出、口渴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继之而出现关节症状

3、往往呈渐进性或不规则的发作性。

4、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试验阳性等。

7 类证鉴别

痹证应着重与痿证相鉴别,因两者的症状主要都在肢体、关节痹证以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临床特点,有时也兼不仁或肿胀,但无瘫痿的表现,而痿证则以肢体痿弱不用肌肉瘦削为特点。痿证肢体关节一般不痛,痹证则均有疼痛,这是两证临床鉴别的要点。[5]

8 痹证辨证论治

对于痹证辨证,首先应辨清风寒湿痹热痹的不同。热痹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则虽有关节酸痛,但无局部红肿灼热,其中又以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为痛痹;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者为着痹。病程久者,尚应辨识有无气血损伤脏腑亏虚的证候[5]

痹证总由于感受风、寒、湿、热所致,故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为治疗痹证的基本原则,后期还应适当配伍补益正气之剂,对于风寒湿痹的治疗,古代医家根据其感邪偏盛及病理特点,作了很好的概括,如《医学心悟·痹》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而以除寒祛湿佐之,大抵参以补血之剂,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而以疏风燥湿佐之,大抵参以补火之剂,所谓热则流通,寒则凝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治着痹者,燥湿为主,而以祛风散寒佐之,大抵参以补脾之剂,盖土旺则能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5]

8.1 治则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清热,以及舒经通络,根据病邪的偏胜而酌情更用。行痹祛风为主,兼用散寒除湿,佐以养血;痛痹温经散寒为主,兼以祛风除湿着痹以除湿为主,兼用祛风散寒,佐以健脾热痹以清热为主,兼用祛风除湿痹证日久则应根据正气亏损的不同而采用益气养血、补养肝肾,扶正祛邪标本兼顾。[5]

8.2 风寒湿痹

8.2.1 行痹

8.2.1.1 症状

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风发热,苔薄白,脉浮[5]

8.2.1.2 证候分析

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为风寒湿痹的共同症状,系由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阻痹气血所引起。行痹风邪偏盛,风性善行而数变,故行痹关节游走疼痛,时而走窜上肢,时而流注下肢为其特征。外邪束表,营卫失和故见恶寒发热。苔白,脉浮为邪气外侵之象。[5]

8.2.1.3 治法

祛风通络,散寒除湿[5]

8.2.1.4 方药

防风汤[备注]防风汤(《宣明论方》):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加减。方中以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当归、秦芄、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并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5]

酸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可选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酸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选加独活牛膝防己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酸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温补肾气。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用,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备注]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炙甘草麻黄白术知母防风、炮附子生姜加减。[5]

8.2.2 痛痹

8.2.2.1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6]

8.2.2.2 证候分析

风寒湿邪闭经络,而以寒邪偏盛,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故痛有定处疼痛较剧。得热则气血较为流畅,故其痛减,遇寒则血益凝涩,故痛更剧。寒属阴邪,故局部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亦属寒。脉弦紧为属痛属寒之征。[6]

8.2.2.3 治法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6]

8.2.2.4 方药

乌头汤[备注]乌头汤(《金匮要略》):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加减。方中以乌头麻黄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本证也可以采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备注]乌附麻辛桂姜汤(《成都中医学院戴云波方》):川乌附子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甘草蜂蜜加减。方用制川乌附子干姜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细辛桂枝散疏风除湿,甘草调和诸药。[6]

加减用药参阅行痹[6]

8.2.3 着痹

8.2.3.1 症状

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8.2.3.2 证候分析

感受风寒湿邪而以湿邪偏盛,因湿性重浊粘滞,故见痛有定处麻木重着,肿胀等证。湿留肌肉,阻滞关节,故致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为湿邪偏盛之象。

8.2.3.3 治法

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8.2.3.4 方药

薏苡仁汤[备注]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薏苡仁川芎当归麻黄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甘草生姜加减,方中用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

关节肿胀者,可加萆薢木通姜黄水通络。肌肤不仁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通络。

对于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备注]蠲痹汤(《医学心悟》):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作为风寒湿痹通用的基础方进行治疗。方中以羌活独活海风藤秦艽桂枝祛风、除湿、散寒;当归川芎乳香木香桑枝甘草活血通络止痛。风胜加防风白芷;寒胜加附子川乌细辛;湿胜加防己萆薢苡仁。根据偏盛情况随症加减。

8.2.4 主方

蠲痹汤(程钟龄《医学心悟》)处方羌活独活秦艽各12克,海风藤30克,桂枝当归各10克,川芎6克,威灵仙白芍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风胜者,加防风白芷各10克。湿胜者,加防己12克,薏苡仁20克,萆薢15克。寒胜者,加川乌头、熟附子各10克,细辛3克。

8.2.5 中成药

追风透骨丸,每次9克,每日3次。肌肉关节疼痛酸麻,或有肿胀,遇阴雨寒冷则疼痛加剧,祛风散寒除湿,通络。得热痛减,口淡不欲饮或喜热饮。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紧。

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风湿药丸,每次1丸,每日2次。

8.2.6 单方验方处方

桂枝活络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桂枝赤芍各15克,白芍丹参各30克,乳香没药、炒穿山甲各10克,当归12克,蜈蚣2条,秦艽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8.2.7 针灸治疗

8.2.7.1 体针

分部循经取穴及随证选穴为主。肩部取肩髎肩髃肩内陵臑俞等穴为主。肘部取曲池肘尖合谷天井外关尺泽等穴为主。腕部取阳池外关阳溪腕骨等穴为主。背脊部取天柱肩中俞肩外俞身柱腰阳关等穴为主。髀部以取环跳居髎悬钟等穴为主。股部取秩边髀关、伏免、阳陵泉等穴为主。膝部取犊鼻梁丘阳陵泉委中等穴为主。踝部取申脉解溪昆仑丘墟等穴为主。以上各部之痹,凡行痹者,加膈俞肝俞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脾俞足三里阴陵泉热痹者,加大椎曲池。此外,都可加用阿是穴。在方法上,除针刺外,可酌情配合艾灸、放血及特定电磁波治疗等。[6]

8.2.7.1.1 治则

温经散寒祛风通络,除湿止痛

8.2.7.1.2 处方

按不同部位,关节选择相应穴位,也可选阿是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肩后。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天泽。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髀部:环跳居髎悬钟。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中脉,照海昆仑丘墟行痹者,加隔俞、血海

痛痹者,加肾俞关元

着痹者,加足三里商丘

8.2.7.1.3 方义

旨在祛风散寒除湿。

8.2.7.1.4 操作

行痹者,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针,可兼用隔姜灸着痹者,针灸并施或兼用温针皮肤针拔罐法

8.2.7.2 水针

选用当归防风威灵仙注射液,注射于肩、肘、髋、膝等部阿是穴及有关穴位。每次选用3~5穴,每穴注入0.5~1.0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一般每隔1~3日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6]

8.2.7.3 耳针

取相应区压痛点神门下脚端等穴,强刺激。用于肢体关节疼痛较剧者[6]

8.2.7.4 皮肤针

主要用于肿胀较著之关节部位。在肿大关节周围及脊柱两侧相应的节段部位轻叩,每隔3日叩1次,5次为1个疗程。[6]

8.3 风湿热痹

8.3.1 症状

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7]

8.3.2 证候分析

邪热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以致局部红肿灼热关节疼痛不能屈伸。热盛津伤,故致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7]。苔黄燥,脉滑数均为热盛之象[7]

风湿热痹即一般通称的热痹。与风寒湿痹比较热痹的发病较急,全身症状明显,且邪气极易内舍,以致病情多变[7]

8.3.3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7]

8.3.4 方药

白虎桂枝汤[备注]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桂枝加味。方中以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桂枝疏风通络。可加银花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威灵仙防己桑枝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皮肤有红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肤子赤芍凉血散风。本证亦可选用《温病条辨宣痹汤[备注]宣痺汤(《温病条辨》):防己杏仁连翘滑石薏苡仁半夏蚕砂赤小豆、皮栀子。方中以防己蚕砂苡仁赤小豆祛风除湿,疏利经络连翘山栀滑石清热利湿[7]

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366]。酌加生地、玄参麦冬养阴凉血;加防己姜黄秦艽海桐皮清热除湿,通络止痛[7]

主方:宣痹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处方防己、北杏仁各12克,连翘15克,滑石薏苡仁各30克,栀子12克,金银花藤30克,赤小豆20克,蚕砂10克,龙胆草12克,桑枝30克,甘草6克。水煎服。皮肤有红斑者,加牡丹皮地肤子各12克,赤芍15克。化火伤阴者,加生地黄20克,玄参麦冬各15克。

单方验方

⑴四物四藤合剂(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当归赤芍川芎各9克,生地黄鸡血藤海风藤宽筋藤桑寄生络石藤各15克,独活地龙各6克。水煎服。

葛根银花藤合剂(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葛根60克,金银花藤45克,丝瓜络15克,路路通12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8.3.5 针灸治疗

治则利湿清热,通经止痛

处方:按不同部位,关节选择相应穴位,也可选阿是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肩前肩后。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天泽。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髀部:环跳居髎悬钟。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踝部:中脉,照海昆仑丘墟行痹者,加隔俞、血海

热痹大椎曲池

方义:局部取穴调气血,大椎清热散风,曲池清热行气消肿。

操作:

热痹者,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

毫针刺,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8.4 痹证迁延不愈,痰瘀痹阻

各种痹证迁延不愈,正虚邪恋,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

8.4.1 症状

出现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细涩等症[7]

8.4.2 治法

化痰祛瘀,搜风通络[7]

8.4.3 方药

桃红饮[备注]桃红饮(《类证治裁》):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威灵仙穿山甲地龙地鳖虫养血活血,化瘀通络;加白芥子胆南星祛痰散结;加全蝎乌梢蛇等搜风通络。[7]

1、 主方:桃红饮(林珮琴《类证治裁》)加味处方当归尾12克,川芎9克,桃仁红花各10克,威灵仙15克,穿山甲20克,地龙地鳖虫各9克,白芥子胆南星各10克,乌梢蛇露蜂房各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 中成药

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活络止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苔黄腻,脉滑

3、单方验方:治痹活血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当归赤芍木瓜泽泻各10克,生地黄15克,茯苓12克,桃仁红花川芎蜂房桂枝各6克,丹参9克。水煎服。

8.5 久痹正虚

8.5.1 症状

痹证日久,除风寒湿邪闭经络关节症状外,还常出现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的症状[7]

8.5.2 治法

此时应祛邪扶正攻补兼施,在祛风散寒除湿的同时,加入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品[7]

8.5.3 方药

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备注]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加减。方中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肉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人参茯苓甘草当归川芎地黄芍药益气血;杜仲牛膝桑寄生补养肝肾。[7]

主方:独活寄生汤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减处方独活秦艽当归桂枝各12克,桑寄生20克,川芎熟地黄白芍茯苓续断党参牛膝各15克,狗脊杜仲各18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若久痹内舍于心,可选用于炙甘草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中成药舒筋健腰丸,每次5克,每日3次。壮腰关节止痛丸,每次9克,每日3次。温肾止痛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单方验方处方附子12克,淫羊藿巴戟天杜仲桑寄生黄芪熟地黄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龙蛇散(周长勤《广西中医药》1985.3)处方地龙白花蛇各150克,地鳖虫蜈蚣僵蚕全蝎蜣螂各30克,穿山甲20克。共研干为细末,分成20包,每日1包,分2次冲服

8.6 痹久内舍于心

8.6.1 症状

痹久内舍于心,证见心悸短气,动则尤甚,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或结代[7]

8.6.2 治法

治宜益气养心,温阳复脉[7]

8.6.3 方药

炙甘草汤[备注]炙甘草汤(《伤寒论》):炙甘草人参桂枝生姜阿胶生地黄麦冬火麻仁大枣加减。[7]

8.7 特别提示

痹证的治疗中,风寒湿痹疼痛剧烈者,常用到附子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药物。应用这些药物时,剂量应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久煎或与甘草同煎可以缓和其毒性。服药后患者若有唇舌发麻,手足麻木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应酌情减轻剂量,或立即,停药,并及时采取解救措施。[7]

对于痹证之病程较久的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常配伍地龙全蝎蜈蚣穿山甲白花蛇乌梢蛇、露峰房等具有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作用的虫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性偏辛温,作用较猛,也有一定的毒性,故用量不可过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其中全蝎蜈蚣二味可研末吞服,既可节省用量,又能提高疗效。[7]

9 其他治法

本病除内服药物治疗外,针灸推拿、熏洗等对本病治疗均有一定效果[7]

9.1 易方

对于病情较轻者,可采用下列简易方治疗[7]

豨莶草臭梧桐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湿痹

络石藤秦艽伸筋草路路通各12克,煎服,适用于风寒湿痹

豨莶草15克,白术苡仁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湿痹

海风藤老鹳草五加皮常春藤桑枝等任选1~3种,各9~12克,可用于风寒湿痹

9.2 外治法

威灵仙60克研末,葱白30克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用白鲜威灵仙500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敷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细末,贴于痛外。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9.3 食疗

胡椒根煲蛇肉:胡椒根50克,蛇肉250克,共煲汤服食。适用老桑枝煲鸡:老桑枝100克,母鸡1只(去毛内脏),加适量千斤拔杜仲猪尾:千反拔、狗脊各30克,猪尾1条,加清水风寒湿痹清水共煲汤,盐调味饮汤食鸡。适用于风湿热痹。适量共煲汤,饮汤吃肉。适用于久痹肝肾亏虚。

10 预防调护

加强体质锻炼,避免居住在潮湿环境注意冷暖,防止外邪侵袭,对预防痹证发生有一定的作用[7]

注意防寒、防潮,避免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汗出勿当风,劳患者应加强个体调摄,如房事有节、饮食有常、劳逸结合、起动或运动后不可乘身热汗出入水洗浴等。居作息规律化等。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

患者对寒凉之品不宜多食,如雪条、竹笋、通菜等。

11 预后

痹证的预后虽为良好,但病情缠绵,且感受外邪后易引起复发[7]

久痰瘀痹阻,出现关节畸形,以及内舍脏腑,引起心痹者,则不易恢复,预后较差[7]

12 文献摘录

素问·痹论篇》:“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藏者养正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证治汇补·痹症》:“……风胜加白芷,湿胜加苍术、南星,热胜加黄柏,寒胜加独活肉桂,上体加桂枝威灵仙,下体加牛膝防己萆薢木通。”

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

类证治裁·痹症》:“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1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19.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5.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8.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5-266.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6.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6-267.
  7.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痹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痹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痹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痹证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