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房

其他类 中药材 动物类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ēng fáng

2 英文参考

apiary[朗道汉英字典]

hive[朗道汉英字典]

honeycomb[朗道汉英字典]

nidus vespae[朗道汉英字典]

beehiv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om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bee nes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ells in a honeycom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Nidus Vesp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oneycomb[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蜂房中药名,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神农本草经》所载露蜂房的简称[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Nidus Vesp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oneycom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露蜂房马蜂窝、蜂巢、黄蜂窝[2]

7 来源

蜂房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 (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 Saussure 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 Fabricius 的巢[3]

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 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3]

8 产地

蜂房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3]

9 性味归经

蜂房味甘,性平,有毒;入肝、胃经[3]

10 功效与主治

蜂房具有祛风,攻毒,杀虫的功效[3]

蜂房风痹头风百日咳惊痫瘾疹瘙痒:煎服,2.4~6g[3]

蜂房乳痈疔肿瘰疬:研末调敷或煎服[3]

蜂房湿疹头癣,蜂螫肿痛:烧存性研末油调敷或煎水熏洗[3]

蜂房龋齿疼痛:配乳香细辛煎水含漱,或与全蝎同研末擦牙[3]

蜂房还治阳痿遗尿,并试用于癌症[3]

11 使用禁忌

功能不全患者忌服蜂房[3]

12 蜂房的化学成分

蜂房主要含蜂蜡树脂,蜂巢含有毒的露蜂房[3]

13 蜂房的药理作用

蜂房醇、醚及丙酮浸出物能促进血液凝固利尿[3]

低浓度蜂房增强心脏,高浓度则抑制心脏,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3]

14 蜂房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蜂房

Fengfang

VESPAE NIDUS

14.2 来源

本品为胡蜂科昆虫果马蜂Polistes olivaceous(DeGeer)、日本长脚胡蜂Polistes japonicusSaussure或异腹胡蜂Parapolybia variaFabricius 的巢。秋、冬二季采收,晒干,或略蒸,除去死蜂死蛹,晒干

14.3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或不规则的扁块状,有的似莲房状,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腹面有多数整齐的六角形房孔,孔径3~4mm或6~mm;背面有1个或数个黑色短柄。体轻,质韧,略有弹性。气微,味辛淡。

质酥脆或坚硬者不可供药用。

14.4 检查

14.4.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IX H 第一法)。

14.4.2 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K)。

14.4.3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5.0%(附录IX K)。

14.5 蜂房饮

14.5.1 炮制

除去杂质,剪块。

14.5.2 检查

药材

14.5.3 性味归经

甘,平。归胃经

14.5.4 功能与主治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牙痛风湿痹痛。

14.5.5 用法与用量

3~5g。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敷患处,或煎水漱,或洗患处。

14.5.6 贮藏

通风干燥处,防压,防蛀。

14.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3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0.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wangyuan、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蜂房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蜂房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