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标准基本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886.3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11月13日发布,自2016年05月13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 10783—2008。
3 标准发布通告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GB 1886.4-2015)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
2015年 第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GB 1886.4-2015)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 188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钠
GB 188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亚硫酸钠
GB 1886.1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糖精钠
GB 1886.1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米
GB 1886.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可可壳色
GB 1886.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高粱红
GB 1886.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辣椒红
GB 1886.4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
GB 1886.6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
GB 1886.6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花黄
GB 1886.6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膨润土
GB 1886.6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焦糖色
GB 1886.6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红曲黄色素
GB 1886.7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钾
GB 1886.7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姜黄素
GB 1886.8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尿苷酸二钠
GB 1886.8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刺云实胶
GB 1886.10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喹啉黄
GB 1886.10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罗望子多糖胶
GB 1886.10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偶氮甲酰胺
GB 1886.10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GB 1886.1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苋菜红
GB 1903.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盐酸赖氨酸
GB 1903.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甘氨酸锌
GB 190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
GB 1903.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氧化锌
GB 190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维生素E琥珀酸钙
GB 1903.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锰
GB 1903.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铜
GB 1903.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亚硒酸钠
GB 1903.1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葡萄糖酸亚铁
GB 1903.1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乳酸锌
GB 1903.1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GB 27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274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蛋与蛋制品
GB 275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冷冻饮品和制作料
GB 709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罐头食品
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
GB 1013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
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动物油脂
GB 1519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制品
GB 1732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
GB 1929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果冻
GB 19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植物油料
GB 2415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
GB 316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孕妇及乳母营养补充食品
GB 3160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干海参
特此公告。
附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六偏磷酸纳》(GB 1886.4—2015)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zip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5年11月13日
5 标准正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5.1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皮及其制品为原料,经萃取、过滤、浓缩、脱辣椒素等工艺制成的食品添加剂辣椒红。
5.2 2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5.2.1 2.1 分子式
辣椒红素:C40H56O3
辣椒玉红素:C40H56O4
5.2.2 2.2 结构式
辣椒红素:
辣椒玉红素:
5.2.3 2.3 相对分子质量
5.3 3 技术要求
5.3.1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5.3.2 3.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6 附录A 检验方法
6.1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和GB/T 603的规定配制。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6.2 A.2 鉴别试验
6.2.1 A.2.1 溶解性
溶于乙醇,易溶于植物油、丙酮、乙醚、三氯甲烷,几乎不溶于水,不溶于甘油。
6.2.2 A.2.2 显色反应
6.2.3 A.2.3 最大吸收峰
6.3 A.3 吸光度的测定
6.3.1 A.3.1 试剂和材料
丙酮。
6.3.2 A.3.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附1cm比色皿。
6.3.3 A.3.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试样(视试样色价高低进行适当调整)(精确至0.0002 g),用丙酮稀释于100 mL容量瓶中,再精确吸取稀溶液10 mL,稀释至100 mL,用分光光度计在460 nm波长处,用丙酮作参比液,于1 cm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
注:被测比色液的吸光度范围宜控制在0.30~0.70范围内。
6.3.4 A.3.4 结果计算
吸光度、460 nm,按式(A.1)计算:
式中:
f——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100——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6.4 A.4 己烷残留量和总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按照GB/T 5009.37—2003中4.8规定的方法测定。
6.5 A.5 辣椒素的测定
6.5.1 A.5.1 试剂和材料
6.5.2 A.5.2 仪器和设备
A.5.2.1 磨口锥形瓶。
A.5.2.2 漏斗。
A.5.2.3 分光光度计:配备石英比色杯和氘灯。
6.5.3 A.5.3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约5.00 g试样于300 mL磨口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 mL甲醇溶液,振摇30 min。静置5 min后过滤,过滤时盖住漏斗,防止蒸发。弃去初滤液25 mL,其余滤液混匀后,按表A.1要求制备试液。
表A.1 试液制备
项日 | 1#瓶 | 2#瓶 | 3#瓶 | 4#瓶 |
滤液/mL | 4.00 | 4.00 | - | - |
水/mL | 17.80 | 16.80 | 19.00 | 18.00 |
mol/L HCl/mL | 1.00 | - | 1.00 | - |
mol/L NaOH/mL | - | 2.00 | - | 2.00 |
测定值 | A1 | A2 | A3 | A4 |
4个瓶中的试液分别用甲醇定容至100 mL并摇匀,于248 nm和296 nm处分别测定四种溶液的吸光度A1、A2、A3、A4,A1'、A2'、A3'、A4'。
6.5.4 A.5.4 结果计算
A.5.4.1248 nm处,试样中辣椒素的质量分数ω,按式(A.2)计算:
A.5.4.2296 nm处,试样中辣椒素的质量分数ω1,按式(A.3)计算:
式(A.2)和式(A.3)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