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 针灸学 中医学 经络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ú shào yīn jīng jīn

2 英文参考

musculature of kidney meridia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

足少阴经筋十二经筋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起于足小趾之下,入足心,与足太阴经筋并,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侧髁下,再同足太阴经筋并行向上,沿股内侧结于阴器,沿脊旁肌肉(膂)挟脊柱,上行到项部,结于枕骨粗隆,与足太阳经筋相会合。其病症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转筋的症候,并有痫证抽搐角弓反张等。背部经筋拘急,身体产生反折不能前俯;腹侧经筋拘急,则身体不能后仰。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病在内的,可局部药物熨贴、按摩导引以舒筋脉,或饮汤药以养血[1]

足少阴经筋[1]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太阴之经,邪(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经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膂内挟脊,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瘈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

【语译】

足少阴经筋;起于足小趾下边,入足心部,同足太阴经筋斜走内踝下方,结于足跟;与足太阳经筋会合;向上结于胫骨内踝下,同足太阴经筋一起向上行,沿大腿内侧,结于阴部,沿膂(脊旁肌肉)里夹脊,上后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经筋会合。

其病症,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转筋的症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3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