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

妇产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n shēng ér pí fū gǎn rǎn (nóng pào chuāng jí pí xià huài jū )

3 疾病分类

产科

4 疾病概述

脓疱疮有称为传染病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丘疹水疱或脓包,易破溃后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皮下坏疽是新生儿是时期常见且比较严重的一种皮肤浅层的化脓性感染。冬季发病较多。新生儿皮肤防御能力及对炎症反应均差,淋巴结屏障功能也不完善,极易受细菌感染发生皮下坏疽。新生儿长期仰卧位,被服的磨擦、大小便浸渍或哭闹躁动等都可诱发局部皮肤损伤,使细菌得以侵入。感染细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偶为绿脓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并发败血症时,血培养可得阳性结果。

5 疾病描述

脓疱疮有称为传染病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丘疹水疱或脓包,易破溃后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皮下坏疽是新生儿是时期常见且比较严重的一种皮肤浅层的化脓性感染。冬季发病较多。

6 治疗方案

1.隔离患儿。

2.停止沐浴,只擦洗面及臀部,感染局部皮肤用75%乙醇擦拭后涂抗生素软膏

3.成熟脓疱用针刺破涂1%甲紫溶液;皮下坏疽有波动者,切开引流。

4.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5.根据病情选用细菌敏感抗生素

7 特别提示

1.新生儿初生时,在颈、腋窝下、大腿根部等皮肤有皱褶的地方,可用纱布蘸消毒植物油,轻轻地擦去胎脂,然后撒少许无刺激性的滑石粉

2.在脐带脱落前,除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外阴及臀部外,不宜洗澡。一旦发现新生儿皮肤有小脓疱时,轻者涂1%龙胆紫,很快就可干燥而愈;较大的脓疱,可先用酒精或络合碘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头挑破,再用生理盐水凉开水洗净,然后涂上1%龙胆紫。假如脓疱较多,特别是伴有黄疸不退或加重,孩子哭闹不安不吃奶,很可能发生败血症,要及时上医院诊治。

3.新生儿最易感染的部位是脐部。在脐带未脱落前,一般用消毒纱布覆盖,但切忌用粘膏粘于肚皮上。当包布浸湿或被粪便污染时要及时更换,同时用2.5%的碘酒涂抹断端及脐带,再用75%酒精擦去碘酒,此时要注意勿使碘酒沾于小儿的皮肤上,一般2-3天脐带残端即可脱落。脐带脱落后,根部痂皮要待它自行剥离。如脐孔有少许清亮的分泌物,可用75%酒精每天擦洗一次,几天后即可干燥。如分泌物呈脓性,伴有臭味和脐周发红时,多是得了脐炎。此时,轻者可先用75%酒精涂擦,再抹上1%龙胆紫,同时最好请医生看看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并做好监护。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