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白色病变

中医学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ài yīn bái sè bìng biàn

2 概述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本病系指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分增生型、硬化性苔藓型及混合型叁型。本病以中年以上妇女为多见,是妇科常见而难治的病症之一。其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过敏、慢性机械性刺激、局部神经营养失调或自身免疫代谢障碍等有关。本病癌变率为1%~5%。现代西医学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过去多采用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达50%。

外阴白色病变为病名[1]。亦名女阴白色病变、外阴营养不良[1]。曾称为外阴白癍[1]。指女阴皮肤脱色变白,上皮角萎缩或增厚粗糙,外阴瘙痒,或伴有裂痛[1]。属阴痒阴痛阴疮等证范畴[1]。多因肝肾阴虚肝经湿热所致[1]

本病在中医学中无特定名称,根据症状可属中医阴痒”、“阴疱”、“阴蚀”等范畴。早在《金匮要略》中已有外阴病的记载:“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疱烂者,狼牙汤洗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贞彐科部分收集了由汉代至清代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所收集方剂中,除内服药外,还用外洗、坐浴针灸等各种治法,说明中医学治疗外阴病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若因肝肾不足,精亏血少,血虚化燥生风[1]。症见外阴皮肤变白、干燥发痒、或兼皲裂、涩痛,带下量少[1]。病理检查多为萎缩[1]。治宜滋阴养血润燥祛风止痒[1]。方用当归饮子何首乌补骨脂女贞子旱莲草仙灵脾、坤草;外用熏洗方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红花大黄补骨脂何首乌、坤草、仙灵脾[1]

若因肝经湿热下注,湿热侵入阴部[1]。症见外阴剧痒,甚则痒痛,兼有溃疡带下量多色黄、口苦纳呆,病理检查多为增生型[1]。治宜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兼以活血化瘀[1]。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苦参白鲜皮[1]。外用熏洗方三棱莪术苦参白鲜皮蛇床子何首乌补骨脂、坤草、大黄龙胆草黄柏茵陈[1]

此二型均可以电热熏熥法外用治疗[1]。方药同前[1]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国内最早临床报道见于1973年,随后有关资料不断增加。特别是80年代以后,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探索出一套包括内治外治穴位激光照射、电针等在内的方法,使本病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不但能较有效地控制自觉症状,而且还可使病变组织改善或恢复正常。近几年来,在机理研究方面进展亦较快,如用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肝郁外阴营养不良,证实舒肝解郁药物能使上皮组织超微结构恢复正常,线粒体增多,核糖体减少,使细胞无限制增生得到抑制,可使癌变倾向消除,舒肝解郁中药对预防外阴营养不良癌变有一定意义。

中医药治疗本病效果较好,远期疗效亦佳,有效率在83%~96%左右,复发率约5%~20%,无论内服、外用,均未见毒副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但目前还存在治疗方法繁杂,疗程过长,对有关机理尚缺乏足够认识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3 病因病机

根据古今医家长期实践,一般认为本病多由肝、肾、脾叁脏功能不足,冲、任、督叁经失调以及外邪、虫蠢等入侵而致,脏腑虚损,寒凝血瘀,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分述如下:

肝气邪结 情怀不畅,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而藏血,其脉绕阴器,今肝有病,疏泄失常,气机不畅,藏血不足,阴器失于气血之荣养而致本病。

肾气亏损 房劳过度,耗伤肾气,或年过四旬,肾气渐衰,或平素肾虚肾藏精,司二阴生殖肾气既虚,肾精不足则不能温煦及滋养阴器而致本病。

脾虚湿因 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脾主肌肉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受损,则水谷精微失于健运,气血生化不足,寒湿凝于二窍,滞于经络气血瘀阻,阴器肌肤失荣失色变白。

湿热内蕴 脾虚湿聚,湿郁化热湿热蕴结流注于下;或外阴不洁,或虫蠚等乘虚而袭,与湿热相结,使肌肤受损,经脉受阻,气血运行更为不畅,气滞血瘀,使本病更趋难愈,甚至恶变。

4 辨证分型

本病以阴部皮肤粘膜脱色变白,局部瘙痒、疼痛干燥灼热为主症,辅以兼证及舌脉以辨别寒热虚实及病位所在。临床常见的证型有以下四种:

1.肝经湿热 阴部红肿而痒,伴皮肤色素减退或伴湿疹,带多色黄,口苦,溲黄,头痛目赤。苔黄腻,脉弦。

2.肝邪血瘀阴干燥,刺痛,夜间尤甚,或有尿频、尿急、尿痛、外阴烧灼感,或外阴起疖肿,伴胸闷不舒,易怒,喜叹息。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细或弦滑。

3.肝肾阴虚阴刺痒,局部萎缩变白或薄脆、干裂,弹力消失,伴腰膝痉软,头晕目眩咽痛,溲赤。舌质红,脉细或细数。

4.脾肾虚衰 外阴干枯色白,局部瘙痒或刺痛,伴四肢不温,少腹冷痛,腰痉乏力面色不华。舌淡光滑,脉沉细。

5 疗效标准

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外阴皮肤颜色、弹性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病理变化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显效:症状消失或偶发痒感,白色病区缩小并变为粉红色或淡褐色,增生或萎缩明显好转,停止治疗后未加重。

好转:症状减轻,白色病区缩小,颜色及弹性均有好转。

无效:治疗后自觉症状及病理检查均无改变。

6 分型治疗

6.1 (1)肝经湿热

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止痒。

①内服方:龙胆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各20克,柴胡黄芩、生地、车前子各30克,栀子川芎泽泻各15克,甘草9克。

加减:湿热下注加菖蒲、瞿麦;带多色黄加土茯苓苡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苦参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黄连黄柏各9克。

加减:外阴流水加苍术白鲜皮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萆薢渗湿汤加减。

6.2 (2)肝郁血瘀

治法:舒肝化瘀,活血祛风,止痒。

①内服方:当归赤芍柴胡茯苓各15各,益母草首乌鸡血藤丹参各25克,白术10克,薄荷5克(后下),白鲜皮15克。

加减:腹胀加青陈皮气滞血瘀加叁棱、莪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茵陈蒲公英地丁地肤子首乌各25克,冰片1.5克。

加减:外阴干涩加仙灵脾地骨皮

用法:煎水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逍遥散舒肝散加减(内服方)。

6.3 (3)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和营。

①内服方:枸杞子菊花泽泻各15克,熟地、菟丝子山药各30克,川芎黄柏各12克,山茱萸当归补骨脂茯苓丹皮各20克。

加减:虚热,熟地改生地;口干咽燥加玄参花粉阴虚火旺茵陈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淫羊藿30克,白蒺藜川断当归白鲜皮各15克,硼砂9克。

加减:外阴炎皲裂溃疡加银花、蒲公英苍术青黛(后人)。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左归丸(内服方)。

6.4 (4)脾肾虚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痒。

①内服方:熟地、山药各30克,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20克,山茱萸杜仲各15克,制附子肉桂各6克。

加减:气虚黄芪党参;外阴痒甚加白蒺藜白鲜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蚤休、陈鹤虱各30克,苦参蛇床子苏木威灵仙野菊花各15克。

用法:用清水10碗煎汁,乘热先熏后洗,严重时可临时加鲜猪胆汁1个与药汁搅匀,每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右归饮(内服方)。

疗效:以上四型共治疗观察597例,痊愈107例,显效154例,好转272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为89.3%。外阴白色病变除上述内服药及外洗方夕卜,还常配合局部外阴湿敷或外涂软膏中西医结合治疗。故临床上不能拘泥于上述四种证型,而要辨证论治,以治本为主,标本同治最为切要,治本立足于内治法,治标求助于外治法内外并施,才能提高疗效。

7 专方治疗

7.1 (1)黄射综合

组成:①内服方:黄芪16克,党参当归赤芍射干珍珠母各13克,补骨脂、生地、麦冬知母泽泻各10克,桂枝黄柏木香甘草各6克。②外用方:射干透骨草苦参各20克,白矾食盐龙骨枯矾各10克,绿矾5克。

加减:内服方:气滞血瘀莪术、叁棱、丹参湿热下注连翘白头翁气血两虚桂圆肉大枣

用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外用方:水煎,每日1剂,坐浴半小时至1小时,然后使用外敷剂外敷15分钟,1月为一疗程。经期停洗。症状重者,可酌加用外敷剂(用60%酒精500毫升浸泡射干100克,浸泡1周),局部外用。

疗效:共治疗380例,痊愈374例,好转6例,治愈率98.4%。

7.2 (2)活血化瘀

组成:①内服方:当归赤芍白芷各12克,丹参鸡血藤各30克,淫羊藿女贞子旱莲草巴戟天各15克,紫苏桂枝蝉蜕各6克。②外洗方:马齿苋生蒲黄当归川椒硼砂白矾蛇床子;外涂药:血竭马齿苋生蒲黄、樟丹、延胡枯矾

加减:(内服方)气虚黄芪党参口干咽燥加玄参;带多色黄加土茯苓苡仁;局部角化厚加叁棱、莪术

用法: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经期停服。外洗方,每日1剂,水煎,早晚熏洗外阴部,每次30~40分钟。外涂药,将上药研成细末,制成膏剂,每日局部涂擦1~2次。

疗效:共治疗286例,痊愈52例,显效91例,好转11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91.6%。

7.3 (3)白斑膏(外用)

组成:生马钱子60克,紫草白芷蚤休当归各10克,蜈蚣10条。

加减:①增生型白斑雄黄6克,麝香1.5克,硇砂硼砂各0.3克,生蒲黄10克,冰片3克;②仙灵脾仙茅各15克;③混合型白斑紫草白芷蚤休当归、加赤芍10克,血竭3克。

用法:用麻油凡士林成膏,涂于病损区,每日2~3次,不可间断,3个月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60例,痊愈4例,显效27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100%。

8 中医经验

唐吉父医案

张×,女,35岁,已婚。1975年11月6日初诊。外阴瘙痒症延续10年,1972年妇科检查,发现小阴唇、阴蒂及会阴部均有片状色素减退,环绕肛门会阴周围皮肤粗糙。同年4月病理活检,报告符合“外阴白斑”,经用地塞米松等中西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1974年底开始,白斑范围扩大,瘙痒难忍,用中药内服、外用。诊:脉细濡,苔薄白,尖端有一大片紫黑色瘀斑。因肾开窍于二阴肝脉阴器,今脉细为阴虚,濡为气弱,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故为瘙痒,积久不解,化为郁热,愈热愈痒,势必滋漫难图。其病因以火为主,故以苦寒直抑心肝之火,佐以凉血祛瘀,热清则肝肾之阴自复,瘀去则热自解。

处方龙胆草黄柏苦参牛膝各9克,木通栀子、炒丹皮赤芍当归小胡麻各6克,生地18克,车前仁12克(包)7剂。外洗方:律草30克,土槿皮12克,蛇床子苦参枯矾各9克,川椒3克,每日1次。

二诊(11月20日):内服、外洗治疗,外阴瘙痒大减,白斑色泽由白而渐转红润,近日经讯将行,瘙痒又作,夜寐不安,当乘胜追击。原方去黄柏栀子小胡麻苦参,加柴胡9克,知母桃仁各6克。7剂。外洗原方去蛇床子苦参,加一见喜9克,鸭跖草30克,每日1次。

叁诊(1976年1月22日):外阴瘙痒己明显好转,外阴皮肤颜色逐渐转红而趋正常,但舌苔大片紫黑瘀斑尚未退尽,积瘀未清,病根未除,当缓图之。

处方当归苦参丹参、叁棱、莪术各9克,赤芍丹皮、本通、桃仁红花各6克,生地15克,刘寄奴12克。外洗原方加一见喜12克,白花蛇舌草9克。

上方治疗一段时间,瘙痒获愈。

按:瘙痒之症,白斑为病,解除瘙痒是减轻病人痛苦,当务之急。解决白斑却非一日之功所能奏效,因此,在治疗上先予清化肝胆湿热,瘙痒明显改善后,继而运用活血祛瘀的原则,内服、外洗并进,逐步达到热清湿化,瘀去热解。上述治法,缓急先后,井然有序

9 用药规律

从29篇临床报道中,筛选出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3首内服方及22首外洗方。经统计,23首内服方共使用35味药,22首外洗方共使用了26味药b其用药情况见下面二表。

应用频度(例)报道文献(篇)药  物
>1000>15当归赤芍
501~8006~10仙灵脾丹参鸡血藤黄芪巴戟天泽泻茯苓桂枝
301~5006~10甘草补骨脂、生地、党参黄柏白芷紫苏木香丹皮柴胡
101~3003~5射干女贞子旱莲草白术白鲜皮白蒺藜益母草薄荷菟丝子首乌车前子蒲公英川芎苡仁龙胆草

(2)外洗方用药情况:

应用频度(例)报道文献(篇)药   物
801~100013~15苦参蛇床子
501~8006~10当归花椒黄柏冰片白矾
301~5003~5马齿苋硼砂射干蒲公英仙灵脾地肤子透骨草
101~3002~5荆芥白鲜皮、银花、连乔、补骨脂地丁茵陈首乌紫草赤芍苍术防风

从上表可知,治疗本病内服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入肝经的养血活血药,如当归赤芍丹参鸡血藤之类。其次是温肾壮阳药,如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益气健脾药,如黄芪党参茯苓甘草白术之类;再分别配以温经药,如桂枝清热利湿药,如黄柏泽泻理气药,如木香柴胡等。再次是补肝肾的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首乌之类,可见多数医家对本病的治疗从肝、脾、肾叁脏入手,尤以肝肾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再根据病情配合清热利湿疏肝理气方法治疗。因本病在脏腑功能失调时,局部抗病能力低下,易受湿热毒邪及虫蠚侵袭,故外用药多选用清热解毒祛风杀虫之类,以治其标。

10 其他疗法

10.1 针灸

①针刺加穴位注射

取穴主穴肾俞横骨、叁阴交蠡沟、止痒穴。配穴萎缩脾俞血海;瘙痒加阴廉坐骨点。

止痒穴位置:阴阜处。

操作:每次取2~3穴,背部俞穴斜向脊柱椎体,止痒穴由阴阜向大阴唇方向斜刺。以平补平泻手法为主,出现针感留针20~30分钟。

穴位注射分肾俞阴廉组和脾俞坐骨点组,两组交替注射,每次每穴注射丹参液1~2毫升。以上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期停治,疗程间休息7~10天。

疗效:共观察50例(其中针刺组27例,穴位注射组23例),痊愈10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电热针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骨会阴

阿是穴位置:病损处。

操作:使用由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研制的电热针机,配用特制的针具,在病变局部从外向内以30度角斜刺,根据病变面积深度决定针数及斜度。每根针的电流量依每人的耐受程度而定,一般不超过90~100mA,温度保持恒定,在37℃~40℃之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或隔日1次,3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900例,治愈723例,好转177例,总有效率为100%。

艾卷灸

取穴:足叁里、叁阴交阿是穴

操作:用艾条悬灸上穴10分钟,均双侧,局部皮肤以红润、潮湿为度,外阴局部艾卷灸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20例,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

穴位激光照射

取穴主穴横骨会阴神门血海配穴:瘙痒难忍加叁阴交;周身瘥困加足叁里;烦躁不安加行间太冲

操作:用G-2型激光仪,波长6328埃,功率3~5毫瓦,光斑直径2毫米左右,照射距离2~5厘米。每次选穴2~3穴,均双侧,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疗35例,痊愈10例,显效13例,好转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

10.2 单方验方

苦参洗方

组成:苦参蛇床子百部各30克,紫草雄黄蒲公英防风各20克。

用法:煎水置盆中,趁热先熏后坐盆外洗,洗至药水凉为止,每日1剂。

疗效:治疗6例,全部治愈

硬化性苔藓经验

组成:黄芪丹参鸡血藤白鲜皮各94克,赤芍桃仁刺蒺藜僵蛹各31克,木香16克。

用法:共研细末,蜜为丸或制成片剂,每丸9.4克,每日3丸,含生药每日14克,片剂生药每日20克。连服3~6月。

10.3 气功

功法:以放松功为主。可采取各种姿势,以舒适、便于放松为宜。双目微闭,排除杂念,自然呼吸或深长呼吸均可。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可将身体的头、颈、胸、背、腹、上肢、下肢各个部分按部位依次一处一处地逐步放松。“松”和“静”是相互影响的,越放松,人静也就越快。

疗效:治疗100例,效果明显。

11 其他措施

经常保持外阴皮肤清浩干燥,禁用肥皂及其他刺激药物擦洗,避免用手或器械搔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无鳞鱼类、醋及烟酒。不穿不透气的人造纤维的内裤,以免湿热郁积而加童病变。

可配合口服维生素A,75000单位,每日2次。

1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外阴白色病变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