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杏汤

治燥剂 中医学 方剂学 清宣凉润 清宣温燥 中药学 方剂 轻宣外燥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g xìng tāng

2 英文参考

sangxing decoc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桑杏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温病条辨》卷一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具有清宣温燥之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

4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桑杏汤

方剂有一定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上呼吸道感染80%~90%为病毒感染所致,未见该方剂病毒的有关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该方剂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但未见止血作用,对支气管扩张出血的治疗机理有待探讨。该方剂中医角度可用来治疗外感温燥证,但现代医学研究未见其对水盐代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其中香豉中医认为其能解肌发表、宣郁除烦,治头痛心烦、不眠,但现代医学尚未发现其对神经心血功能的影响;梨皮中医认为能润肺、生津、清热,现代医学尚需进一步研究。[1]

4.1 处方

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2]

桑叶、象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各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3]

桑枝3克 杏仁4.5克 沙参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梨皮3克

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4]

4.2 功能主治

桑杏汤功能清宣凉润[4]。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4]

桑杏汤具有清宣燥热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咽干口渴

桑杏汤具有清宣温燥的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4]

4.3 用法用量

上以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4]

水煎[4]

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每日1剂,水煎顿服之,重者再服。[4]

4.4 方解

桑杏汤方中桑叶豆豉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贝母止咳化痰;栀皮清泄上焦肺热沙参梨皮润肺生津[4]。合用成为轻宣燥热、凉润肺金之剂[4]

桑杏汤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药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药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药。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

桑杏汤所主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头痛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治宜轻宣燥热,凉润肺金。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豆豉辛凉解表,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化痰热,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润肺止咳生津,共为臣药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外以轻宣燥热,内以凉润肺金,乃辛凉甘润之方,俾燥热除而津复,则诸症自愈。本方诸药用量较轻,吴鞠通指出“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本方与杏苏散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但杏苏散所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外束,津液不布,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宣肺化痰,必使肺气宣畅,则津液布散,肺燥自解。桑杏汤所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咳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必使燥热清而津液复,其症方除。[5]

4.5 现代适应

[6]

桑杏汤可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

近代常用桑杏汤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百日咳外感风热[6]

4.5.1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感冒)是指喉结以上,包括咽、喉、扁桃体鼻腔、中耳等皮肤黏膜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生的局部炎症。70%~80%由病毒引起,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柯病毒腺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依次以溶血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为多。发病时,鼻腔、咽、扁桃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临床表现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4.5.2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临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音粗糙及少许干湿啰音。治疗不及时,病情蔓延,即可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两肺出现较多的干啰音

4.5.3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侵入易感者呼吸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百日咳杆菌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丛中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变性,上皮细胞纤毛麻痹,上皮细胞的蛋白合成下降,亚细胞器破坏,使呼吸道炎症所产生的黏稠分泌物排出障碍,滞留的分泌物不断刺激呼吸道末梢神经,通过咳嗽中枢引起痉挛性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为止。长期咳嗽还可在中枢形成持久的兴奋灶,其他刺激亦可反射性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分泌物排出不净时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致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严重咳嗽缺氧时还可诱导百日咳脑病。

4.5.4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弹性纤维破坏,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4.6 药理作用

[7]

4.6.1 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热稳定性强,抑菌浓度低,抑菌pH范围广的特点;而桑叶水煎剂还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杏仁所含杏仁油蛔虫钩虫伤寒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药沙参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佐药栀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溶血链球菌脑膜炎球菌、卡他球菌抑制作用栀子水浸剂对许兰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栀子水煎剂具有杀死钩端螺旋体血吸虫作用

4.6.2 抗炎作用

君药桑叶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炎症毛细血管透性亢进,消除水肿杏仁及其所含宁球蛋白具有抗炎、消肿作用苦杏仁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其所含KR-A、KR-B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臣药贝母浙贝母)能抗炎消肿,降低炎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佐药栀子水提物对炎症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水肿肉芽组织生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4.6.3 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可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提高血清IgM水平。杏仁所含苦杏仁苷能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NK细胞活性,促进PHA刺激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臣药100%沙参水煎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水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B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T细胞增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20%多糖对巨噬细胞血清抗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6.4 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杏仁所含苦杏仁分解后所产生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从而发挥镇咳、止喘效应;同时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并使病变得到改善。臣药贝母所含浙贝母碱和去氢浙贝母碱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象贝母醇提取物对组胺所致支气管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从而具有平喘作用浙贝母碱低浓度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有收缩作用沙参煎剂及其所β-谷甾醇等具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佐药梨皮专治肺燥咳嗽

4.6.5 心血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显著延长血浆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对去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血浆同样有显著的延长凝血酶时间作用臣药贝母所含贝母碱及去氢贝母碱可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但能使血压下降;其所含贝母碱葡萄糖苷则不影响血压而增加冠脉血流量,象贝母中4种脂肪酸均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作用臣药沙参水浸液具有显著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振幅增大,并能降低全血血浆血清黏度,并加速红细胞电泳,从而改善血液变性佐药栀子抑制心肌收缩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栀子水煎剂通过增强延脑副交感神经中枢紧张度,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明显改善内脏血流量

综上所述,该方剂各味中药降压、改善血液变性功能是一致的,但对心功能抑制、有增强,究竟以哪一种作用为主,有待进一步研究。

4.6.6 消化系统功能代谢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桑叶多糖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元含量,降低肝葡萄糖苦杏仁水溶部分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抑制AST、ALT水平升高,抑制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抗肝硬化,明显促进肝细胞增生;苦杏仁分解形成的苯甲醛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抗溃疡作用杏仁中含微量元素铬,人体缺乏铬时会使肝脏调节胆固醇作用失灵,造成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杏仁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轻度升高的血脂,杏仁油有润肠通便作用臣药贝母醇提取物具有抗溃疡作用,且有强而持久的抗腹泻作用淡豆豉可降低三酰甘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MDA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Ⅰ和SOD。沙参有降低胆固醇作用佐药栀子及其所含都桷子苷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对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栀子正丁醇提取物对Anit所致的肝组织灶性坏死、胆管周围炎、片状坏死等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煎剂对暴发型肝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死亡率,可显著促进胆汁分泌,同时可显著降低胰淀粉酶作用,其酶解产物都桷子素有很强的增加胰、胆汁流量的作用,增强胰腺炎胰腺细胞的抗病能力,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血中胆红素生成。都桷子素可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值上升;都桷子苷还有导泻作用,对胰腺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均有稳定作用,使胰腺细胞膜结构功能均趋于正常,并显著降低胰酶活性。

综上所述,该方剂降血脂、保肝、抗溃疡作用是一致的,对胃肠作用可以促,使之腹泻,也可以抑制,抗腹泻,究竟哪种作用占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4.7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桑杏汤

5.1 方名

桑杏汤

5.2 组成

桑白皮8钱,朴消1两,乳香2钱,杏仁2钱。

5.3 功效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桑杏汤主治小脚,使足大能小,其软如绵。

5.4 用法用量

上以水5大碗,先煎桑、杏至3碗,再入乳、消,封口化尽,先熏后洗。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3.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17.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1.
  5. ^ [5]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1-502.
  6. ^ [6]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2.
  7. ^ [7]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02-50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