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近皮瓣整复鼻部背缺损术

手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ín jìn pí bàn zhěng fù bí bù bèi quē sǔn shù

2 注解

鼻背部缺损

鼻上半部(2/5)的皮肤有一定的游动度,不似鼻下部(3/5)那样致密和粘连得牢固。如果这里的皮肤有不太大的缺损,可以利用鼻邻近处的皮瓣进行修复。它具有取材容易,往往可以一期(或二期)完成。皮肤的厚度、色泽均极相似,成活率高,感染少、愈合好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故为医师们所乐用,这种皮瓣可以有下列数种。

3 手术图解

图1 鼻背部缺损修复切口设计

图2 转移皮瓣修复

图3 鼻背缺损创面修复切口设计

图4 皮瓣转移至手术创面缝合

图5 用眉间皮瓣修复鼻背缺损设计

图6 皮瓣下转后缝合

图7 双叶皮瓣的设计

图8 皮瓣转移缝合

图9 鼻颊部皮瓣修复鼻背缺损设计

图10 皮瓣向上转移后缝合

4 推进性皮

这是利用皮肤分离后,可以在同一轴腺延伸的特性进行整复。

4.1 适应

对老年及睑部皮肤比较松弛的病人更为适用。对鼻侧缺损,可用面颊皮肤进行修复

4.2 术前准备

术前应根据缺损大小,设计一鼻侧面颊部皮瓣,用甲紫画好大小

4.3 麻醉

局麻。

4.4 手术方法

1.按所画之形状大小切开皮肤,并作皮下分离(图1)。

2.将缺损处皮肤边缘进行整修,然后将皮瓣延伸,进行整复(图2)。先用细的可吸收的缝线作皮下缝合,然后用0-0-0或更细的丝线缝合皮肤,在皮瓣的基底部位应切除一小三角形皮肤,以利缝合。

4.5 注意事项

皮瓣要轻压2~3d,缝线外应涂以含抗生素油膏,以防结痂。

4.6 术后处理

术后5~7d可以开始拆线。

5 转移性皮

转移性皮瓣是采用邻近部的皮瓣,经转移至缺损处,进行整复。这是对鼻部缺损非常有用的皮瓣,采皮区往往是在鼻颊沟或眉间部。

5.1 适应

鼻部缺损而邻近部有足够的皮肤可供修复

5.2 术前准备

术前应充分估计并设计好皮瓣。

5.3 麻醉

局麻。

5.4 手术方法

(一)鼻颊沟皮瓣 鼻颊沟是睑部比较隐蔽的部位,只要设计得巧妙,取皮和缝合后的疤痕不太显眼。

1.首先将鼻侧处的疤痕、肿瘤或其他病变组织加以切除。

2.在鼻颊部取一适当大小之皮瓣,基部在下,并分离皮下组织(图3)。

3.将皮瓣转移至手术创面,进行仔细缝合,使缝合处正在鼻颊沟内,加压包扎(图4)。

(二)眉间皮瓣 眉间皮肤比较富余,并有一定的伸缩性,可利用以修复鼻侧上部的缺损。

1.利用眉间皮肤之松动性,设计向下转移之皮瓣(图5)。

2.将鼻上半部之病变处加以切除和整修。

3.将皮瓣下转,缝合于创面部(图6)。

5.5 注意事项

转移性皮瓣应注意根蒂部血供,防止坏死

5.6 术后处理

术后1周拆线。

6 双叶移位皮瓣

这种皮瓣可以转移45°~180°,经设计后的双叶皮瓣,可用以整复较大的缺损处,取皮区根据缺损的部位,可来自眉间,也可来自鼻颊部。

6.1 适应

用于鼻部较大的缺损。

6.2 术前准备

充分设计好双叶皮瓣。

6.3 麻醉

局麻。

6.4 手术方法

(一)眉间皮瓣

1.根据缺损大小,在眉间设计一双叶皮瓣(图7)。

2.将皮瓣向下转移,进行对缺损处之整复(图8)。

(二)鼻颊部皮瓣

1.根据缺损部位之大小,作一鼻颊部双叶皮瓣(图9)。

2.整理缺损处之创面,将皮瓣向上转移,整修缺损处(图10)。

如缺损皮肤较大,不容易用邻近皮瓣整复时,则可用游离全厚皮瓣修复

6.5 注意事项

缝合后应打包加压,不然不易存活,此法的缺点,不论是颈部或腿部取皮,成活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收缩,而且色泽常和原来的皮肤有较明显的差距,这是美中不足之处。

6.6 术后处理

1.信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7d拆线。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