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固定疗法

外治法 医疗技术名 中医治法 骨伤科 中医学 中医治疗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á bǎn gù dìng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splint-fixing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夹板固定疗法为治疗骨折外固定的方法[1]。指用扎带或绷带把竹板、木板或塑料制成的夹板固定在骨折已经复位的肢体上,以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2]。多用于四肢骨折,经复位后,在相应部位用竹制或木制夹板绑扎固定,以防止移位或骨折后再损伤[2]

夹缚正骨固定方法[3]。《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夹紧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3]

夹裹是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局部外固定的正骨器械[3]。又称夹板[3]。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治腕折四肢骨碎筋伤蹉跌。”条下注有《肘后方》云:“小品方……以竹编夹裹,令遍缚令急,勿令转动。”这说明早期夹板用竹片制成,又说明其使用方法[3]。后世又应用树皮或木板作成有竹帘杉篱腰柱通木等各种类型的夹板[3]。《证治准绳》卷六中,又有正夹和副夹之分[3]。目前,选用塑性好、韧性强、弹性大及质量轻柔的木材塑料,并粘有绒毡,按肢体不同部位塑型的各式夹板,由工厂成批生产,应用效果良好[3]

4 关于骨折

骨折又名折骨折伤伤折折疡[4]。因外力、肌肉拉力或骨病导致[4]。一般有截断、碎断或斜断[4]。伤部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功能障碍等[4]。如因骨本身患结核骨髓炎骨瘤等病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4]。治宜视伤情采用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夹缚固定[4]。初期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云南白药等;外敷栀乳散[4]。肿消痛减后宜接骨续筋,服正骨紫金丹接骨丸跌打丸等;外贴接骨膏[4]后期恢复时宜培补肝肾,舒筋通络[4]。内服补肾壮筋汤舒筋活血汤小活络丹等;外用海桐皮汤五加皮汤损伤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4]病理性骨折应同时治疗原发病[4]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