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淅疮

中医学 汗淅疮 中医皮肤科学 中医病名 中医外科学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 中医诊断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àn xī chuāng

2 英文参考

erythema intertrigo[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erythema intertrigo[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intermittent dermat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汗淅疮(erythema intertrigo)为病名[1]。是指因出汗多淹淅皮肤,以患处皮肤潮红、浸软、糜烂渗液、灼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汗淅疮相当于西医的间擦疹[2]。或称擦烂红斑。即皱褶部位的皮肤由于受摩擦、温暧、积汗等刺激而致的皮炎。

4 汗淅疮病因病机

外科启玄》卷九:“肥人多汗,久不洗浴,淹淅皮肤,烂成疮者,痛不可忍。”

汗淅疮汗液淹淅皮肤皱折部位引起[2]

汗淅疮多发于湿热季节,肥胖多汗皮肤皱褶部位汗液蒸发不畅,以致局部积汗,兼以摩擦刺激,故出现皮疹。

5 汗淅疮的诊断

1、汗淅疮发生湿热季节。好发于小儿和肥胖成人。

2、皮疹发生皮肤皱褶部位,如颈前、腹股沟、腋窝、殿缝、四肢关节屈面、女性乳房下、阴股皱襞等处。

3、皮疹为边界清楚的鲜红或暗红色斑片,稍肿胀,表皮浸渍,易形成糜烂并有渗液。严重者可继发感染

4、自觉瘙痒、灼热疼痛

6 需要汗淅疮相鉴别的疾病

汗淅疮有时应与急性湿疹股癣相鉴别:

急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边界不清楚,常对称分布而不限于皱褶部位,瘙痒剧烈,易复发。

股癣则边缘常可见小丘疹小水疱和鳞屑,中央倾向自愈鳞屑中可查到真菌

7 汗淅疮的治疗

治疗一般汗淅疮采用外治法

可用真蛤粉、滑石粉各等份撒疮上[2]

1、早期表现为红斑而未见糜烂者,外扑粉剂即可。粉剂可选用六一散二妙散青黛散痱子粉

2、糜烂而渗液不多者,可外搽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

3、渗液多者,可用马齿苋九里明金银花苦参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待冷,外洗及湿敷。

8 汗淅疮的预防

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预防发病[2]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1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汗淅疮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汗淅疮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汗淅疮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汗淅疮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