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明 徐春甫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诸热候第二十六

泻心汤

心热黄连(一两,微炒)为末,酒水调二三分,量儿大小与之。

导赤散

小肠实热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竹叶煎服。

泻青丸

肝热当归龙胆草川芎栀子大黄羌活防风上为末,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或半丸。

洗肝散

肝经积热,眼目赤肿,羞明,兼有风痰防风羌活当归川芎薄荷甘草大黄(各等分)为末,水调。

泻黄散

脾热口臭咽干藿香(七钱)防风(四两)山栀(一两)石膏(五钱)甘草(三两)上为末,同蜜酒炒香,每服一钱。

泻黄散

脾热口苦,身体蒸热,皮肤如橘之黄,困倦喜睡。黄连黄芩栀子黄柏茵陈(各五钱)茯苓泽泻(各三钱)水煎服。

泻白散

肺热桑白皮地骨皮(各一两)甘草(三钱)为末,水调服

清神散

肺热鼻塞生疮,不闻香臭或有余毒。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防风桔梗细辛天花粉等分咀,散入薄荷少许煎,不拘时服。

滋肾地黄丸

肾热黄柏(二钱)知母(一钱)桂(一分半)上为末,熟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百沸汤下。

梨浆饮

胃热口气痰饮呕逆,不思饮食,乃胃家蓄热。茵陈(去梗,童便浸一宿,起晒干柴胡黄芩人参前胡甘草秦艽生地黄薄荷(各等分)上咀,加梨浆一匙,水煎服。

三黄丸

治胃肺大肠三焦之热。(方见大人火门。)

芩连四物汤

治荣热而燥。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各半两)黄芩黄连(各二钱半)上咀,水煎,食前服。

六合汤

血热即遍体生疮,每日巳午间发热,遇夜则凉。当归川芎白芍药(炒)生地黄大黄(煨)柴胡(各等分水煎服。

四顺散

实热气脉壮实,脏腑热结大便秘涩当归川芎大黄甘草(各等分)上锉,水煎,食前服。

六和汤

虚热三焦五脏不和,啼哭烦躁,夜出盗汗川芎当归白芍药生地黄人参白术(各等分)上咀,水煎,不拘时服。

火府丹

心虚心热小便赤涩,多惊,睡卧不稳。生地黄木通(各五钱)当归栀子黄芩甘草(各二钱)上咀,水煎服。

惺惺散

(方见痘疹门。)(钱氏)

白术散

四君子汤(二方见泄泻门,并治虚热之剂。)

消风散

治小儿风热,因解衣风邪客于皮毛恶风发热多睡。荆芥穗甘草(炙)川芎羌活僵蚕(去嘴)人参茯苓蝉蜕藿香防风(各半两)厚朴(姜炒)芍药陈皮(去白。各二钱)上为细末,用茶清或乳香煎汤调下,不拘时服。

生犀角丸

解散风热清心肺,利咽喉。犀角珍珠天竺黄防风羌活茯神(各三钱)大黄(煨)甘草(炙)朱砂(飞。各一钱)上为细末,炼蜜丸,如芡实子大,用薄荷煎汤研化,入麦门冬去心,不拘时服。

地骨皮散

潮热壮热地骨皮柴胡知母人参甘草赤茯苓半夏(各等分)水姜煎服。

甘露饮子

治胃中客热,口臭,不思饮食,或烦躁,龈肿脓血,满口腥臭,目赤口疮,皆可服。(方见大人火门。)

寒水石散

小肠去心热坠惊。寒水石滑石(各二两)甘草(五钱)为末,汤调服

绛雪丹

治小儿烦渴。芒硝朱砂(各一两)上为末,饭丸,鸡子大。三岁一丸,沙糖水化下。

小柴胡汤

(治往来寒热。)

白虎汤

(治寒热发渴。)

升麻葛根汤

(治小儿疹,天行时热。)

参苏散

(治小儿痘疹热。)已上四方并见伤寒门。

直指保和丸

治小儿癖积热。(方见脾胃门。)

感应丸紫霜丸

治癖热。(方见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