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 陈言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虚损证治

难经》论损从皮毛至于筋骨者,此乃辨气脉浅深次第也。原其所因,属不内外。或大病未复,便合阴阳,或疲极筋力,饥饱失节,尽神度量,叫呼走气,所以诸证蜂起,百病交作,吐血衄血便血泻血,遗泄白浊,冷滑洞泻白汗黄汗呕吐咯涎沫痰饮,遂使荣卫走本,虚羸损伤,皆自此始,盖由背于人身常理而致然也。况妇人产蓐,过于大病,虚损尤多,不可不知。列而论之,证状非一,姑举数条,以为治备。要当考寻脉理,推其元气胃气,资始资成,扶助阴阳辨别标本,盖不可随证冷热,妄行施治。要论曰∶粗工嘻嘻,以为可之,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证异形,迷气乱经。学人谨之,精思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