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宋 陈言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见丸

姜黄三棱(炮)荜澄茄陈皮人参高良姜蓬术(炮,各一两)上为末,用萝卜慢火煮烂,研细,将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用萝卜汤下三十丸。评曰∶产后口干痞闷,未必止因食面。或产母内积忧烦,外伤燥热,饮食甘辛,使口干痞闷,当随其所因调之可也。烦心,宜四物汤地黄,加人参乌梅煎;若外伤燥热,看属何经,当随经为治,难以备举。饮食所伤,见丸却能作效。

增损四物汤

(方见下第六论)第六论曰∶产后乍寒乍热者何?答曰∶阴阳不和,败血不散,能令乍寒乍热。产后血气虚损,阴阳不和,阴胜则乍寒,阳胜乍热阴阳相乘,则或寒或热。若因产劳,脏腑血弱,不得宣越,故令败血不散,入于肺则热,入于脾则寒,医人若误作疟疾治之,则谬矣。阴阳不和,宜增损四物汤败血不散,宜夺命丹。又问∶二者何以别之,答曰∶时有刺痛者,败血;但寒热无他证者,阴阳不和,增损四物汤不一,皆随病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