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粘液囊肿

耳鼻喉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í dòu zhān yè náng zhǒng

2 英文参考

Mucocele of nasal sinus

Mucous cyst of nasal sinus

3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4 疾病概述

多认为是鼻窦自然开口完全堵塞,窦内分泌物积留,以致逐渐形成粘液囊肿。亦有报告虽无窦口阻塞,而仍有囊肿存在者。

5 疾病描述

鼻窦囊肿系指原发于鼻窦内或来源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内发展的囊性肿物。鼻窦粘液囊肿鼻窦囊肿中最常见者。多发于筛窦,其次为额窦,上颌窦较少见,原发于蝶窦罕见。本病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10岁以下儿童不患此病。本病多为单侧。囊肿增大可累及其他鼻窦囊肿可继发感染演变成脓肿,危险性极大。

6 症状体征

早期可无任何不适,以后粘液囊肿逐渐增大,压迫囊壁,可引起头痛。若突入眶内可使眼球移位,并有复视流泪视力障碍等症状囊肿发生于筛窦者眼球向外移位,发生于额窦者眼球向外下方移位。蝶窦粘液囊肿症状复杂,可致眼球突出,并因压迫眶尖而致失明眼肌麻痹、眼部感觉障碍和疼痛等症征,称为眶尖综合征。若囊肿向上发展压迫脑垂体,可引起闭经性欲减退尿崩内分泌失调现象;若压迫颈内动脉还可致该动脉发生血栓。若蝶窦粘液囊肿自然向前壁破溃,粘液排出到鼻腔(自发间歇性清亮鼻溢),则以上症状可暂时缓解,此现象有重要诊断意义。脓囊肿除上述局部症状外还可出现高热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7 疾病病因

多认为是鼻窦自然开口完全堵塞,窦内分泌物积留,以致逐渐形成粘液囊肿。亦有报告虽无窦口阻塞,而仍有囊肿存在者。据近年来研究,本病是鼻窦粘膜分泌物蛋白含量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免疫反应所致;即窦内分泌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导致窦内压力随之增高,进而压迫骨壁,同时骨髓中破骨细胞前列腺素甲状旁腺素淋巴细胞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所作用,致使骨壁破坏。

8 病理生理

粘液囊肿壁即囊腔膜因受压而变薄,纤毛柱状上皮变为扁平形,粘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呈现息肉纤维性变。囊肿内容为淡黄、棕褐或淡绿等色的粘稠液体,内含胆固醇鼻窦骨壁变薄或破坏。本病多发生于额窦和筛窦,蝶窦者较少,上颌窦者最少。巨大的鼻窦粘液囊肿可侵入眶内和颅内。本病晚期常并发感染,可转化为脓囊肿,其破坏性更大,可引起脑膜炎,脓脊液鼻漏或海绵窦血栓等。

9 诊断检查

1、鼻腔检查可见表面覆有粘膜的肿块隆起于中鼻道内,中鼻甲或筛泡受压移位。

2、蝶窦粘液囊肿于后鼻镜检查时,可见鼻咽顶壁向下突出。上颌窦粘液囊肿,可见下鼻道外侧壁向鼻腔内移位,下鼻甲亦被推向鼻中隔鼻腔狭窄,甚者面部隆起。

3、鼻窦X线平片和CT定位检查

4、局部隆起部穿刺:抽出淡黄、棕褐或淡绿色的粘稠液体,镜下见含胆固醇结晶则可做出最后诊断。

10 治疗方案

施行鼻窦囊肿切除术,并在受累鼻窦鼻腔间建立宽畅的通道,以利引流、防止复发。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筛窦刮除术。额窦或额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额窦或额筛窦清理术。蝶窦粘液囊肿可行鼻内或鼻外开放术,但不宜刮除窦内粘膜,以免损伤颅底脑膜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部位,只需扩大蝶窦开口即可。

11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

12 特别提示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重视变态反应因素,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保持鼻腔通畅为预防该病的关键。

2、及早检查、发现、治疗病牙,可预防牙源性囊肿发生

3、该病采用鼻内或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建立鼻窦鼻腔通畅引流。牙源性者尚需去除病牙,可获根治。

13 相关出处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第6版)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鼻窦粘液囊肿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鼻窦粘液囊肿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鼻窦粘液囊肿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