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桂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ǐ guì wán

2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紫桂丸

2.1 处方

桂心22克 木香15克 当归22克(锉碎,微炒)芎藭22克 人参22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 白术22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白茯苓30克 牛膝30克(去苗)肉豆蔻15克(去壳)诃黎勒皮22克 干姜22克(炮裂,锉)延胡索22克 琥珀22克 椒红15克(微炒)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2.2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治妇人风虚劳冷,四肢羸瘦,脾胃气弱,不思饮食者。

2.4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温酒送下30丸。

2.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3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3.1 方名

紫桂丸

3.2 组成

桂(去粗皮)、甘遂丁香芫花(醋炒焦)、木香巴豆去心皮,勿去油)、硇砂等分

3.3 功效

积滞

3.4 主治

产后痢疾

3.5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温水送下。

3.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小绿豆大。

4 《圣惠》卷七十

4.1 方名

紫桂丸

4.2 组成

桂心1两半,当归1两(锉,微炒),白术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食茱萸1两,芎1两,枳实1两(麸炒微黄),椒红1两(微炒)。

4.3 主治

妇人血风气攻脾胃,腹胁疼痛,不能下食。

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汤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圣惠》卷七十一

5.1 方名

紫桂丸

5.2 组成

桂心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菖蒲半两,猪牙皂荚半两(去皮子,涂酥,炙黄),紫菀半两(洗去苗土),干姜半两(炮裂,锉),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炒),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莪术3分,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牛膝半两(去苗),琥珀3分。

5.3 主治

妇人心腹虚冷,积聚宿食不消,冷气时攻,心腹胀满,绕脐(疒丂)痛。

5.4 用法用量

每日20丸,空心及病发时以热酒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6 《圣惠》卷八十一

6.1 方名

紫桂丸

6.2 组成

紫桂1分半(去皱皮),当归3分(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木香半两,羌活半两,酸枣仁3分(微炒),熟干地黄1两,柏子仁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牡丹1两,白芍药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白薇半两,细辛1两。

6.3 主治

产后风虚劳损,气攻脐腹疼痛

6.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7.1 方名

紫桂丸

7.2 组成

桂(去粗皮)半两,当归(焙)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

7.3 主治

阴冷交攻,心疝疼。

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炒生姜、盐酒送下,米饮亦得,1日3次。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

8.1 方名

紫桂丸

8.2 组成

禹余粮(火煅,醋淬7遍)3两,龙骨2两,艾叶(醋炒)2两,牡蛎(烧)2两,赤石脂2两,地榆2两,厚朴生姜汁制,炒)1两,牡丹皮1两,阿胶蛤粉炒成珠子)1两,当归(洗,焙)1两,吴茱萸(汤洗7遍)1两,香白芷1两,肉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8.3 功效

补益血海

8.4 主治

冲任气虚经脉不调,或多或少,腰疼腹痛,冷带崩漏

8.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浓煎艾醋汤送下。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古籍中的紫桂丸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