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散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ū yú sǎn

2 《朱氏集验方》卷九

2.1 方名

茱萸散

2.2 组成

茱萸(去浮者)、地龙(去土,炙)各等分(炒)。

2.3 主治

口疮咽痛

2.4 用法用量

米醋入生曲调涂足心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 普济方》卷二八四

3.1 方名

茱萸散

3.2 组成

茱萸(微炒)。

3.3 主治

痈疽结未成,并气凝滞,肿结成块者。

3.4 用法用量

鸡子清调,涂病处。轻者宜用此方。若受重者,既消而再来。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 普济方》卷九十七

4.1 方名

茱萸散

4.2 组成

山茱萸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两,萆薢(锉)1两,桂心1两,川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牛膝(去苗)1两,狗脊1两,莽草(微炙)1两,踯躅花(酒拌,炒令干)1两,石南1两。

4.3 主治

中风偏枯不遂,筋脉拘急肢节疼痛

4.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4.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5 方出《得效》卷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一

5.1 方名

茱萸散

5.2 组成

硫黄半两,茱萸半两。

5.3 主治

儿生七日肾缩,乃初生受寒气

5.4 用法用量

大蒜薄涂其腹,仍以蛇床子熏子。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 《卫生总微》卷十

6.1 方名

茱萸散

6.2 组成

吴茱萸(拣净)半两(用盐2钱,水1盏煮之,如此换水煮14次,各至水尽,遍数足,晒干,炒令紫黑色),甘草1两半(炙),陈皮(去白)2两(炒令香熟)。

6.3 主治

脾胃弱,食不消,泄泻无度。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或半钱,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7.1 方名

茱萸散

7.2 组成

吴茱萸(汤洗,焙,炒)半两,乌贼鱼骨(去甲,炙)1两,芍药(锉,炒)1两,桑寄生(炙黄)1两,柏叶(炙)1两,禹余粮(煅、醋淬7遍)1两半,桑耳(炙)1两半,生干地黄2两。

7.3 主治

妇人白带下。

7.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清米饮调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8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8.1 方名

茱萸散

8.2 组成

吴茱萸(汤洗7遍,炒干)、干姜(炮裂)各等分

8.3 主治

胃气虚冷,不能饮食,食已即吐酸水。

8.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热酒调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医方类聚》卷九十六引《千金月令》

9.1 方名

茱萸散

9.2 组成

炼成朴消1斤,茱萸末8两。

9.3 主治

脚气,心闷不通及干霍乱

9.4 用法用量

凡患服1匙匕。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以不津瓷器贮之。

10 《千金》卷七

10.1 方名

茱萸散

10.2 组成

吴茱萸半两,干姜半两,白蔹半两,牡荆半两,附子半两,天雄半两,狗脊半两,干漆半两,薯蓣半两,秦艽半两,防风半两。

10.3 主治

冷风脚跛偏枯半身不遂,昼夜呻吟,医所不治。

10.4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先食服,药入肌肤中淫淫然,3日知,1月愈。

10.5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1 玉机微义》卷十

11.1 方名

茱萸散

11.2 组成

吴茱萸2钱半,芎半两,木通4钱,半夏1钱。

11.3 主治

小肠虚热或酒后频吃冷水等物,其病脐下结块,连外肾俱肿者。

11.4 用法用量

(口父)咀。每服3-4钱,入葱煎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