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皮汤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ú pí tāng

2 处方

刮青竹皮20克

3 功能主治

治病交接劳复睾丸肿胀,头重不举,目中生花,腹内绞痛

4 用法用量

上一味,用水400毫升,煮五六沸,绞去滓,顿服

5 摘录

外台秘要》卷二引《范汪方》

6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6.1 组成

竹皮1两,甘草(炙)1两,人参3分,赤茯苓3分(去黑皮),麻黄3分(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桂3分(去粗皮),五味子3分,木通(锉)3分。

6.2 主治

喉中如有物噎塞,声气不出。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6.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7 《千金》卷二十五

7.1 组成

青竹刮取茹鸡子大2枚,乱发鸡子大2枚。

7.2 主治

为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及胸中痛,不得气息。

7.3 用法用量

上药于炭火炙令焦燥,合治下筛。以酒1升煮之,3沸止,1服尽之。3服愈。

7.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身为木石所迮,兵杖所加而蕴热,故用竹茹以治烦热胃逆,发灰以散蓄血也。

8 《千金》卷十六

8.1 别名

竹皮

8.2 组成

竹皮(一方用竹叶)2两,细辛2两,甘草1两,生姜1两,通草1两,人参1两,茯苓1两,麻黄1两,桂心1两,五味子1两。

8.3 主治

噎,声不出。

8.4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竹皮,减2升,去竹皮下药,煮取3升,分3次服。

8.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噎本胃病,加以暴寒折之,所以声瘖不出,但欲彻外邪先固正气麻黄细辛专散暴邪,生姜通草专通声气,人参茯苓专培本元竹皮清肺胃之虚火,桂心助参、苓之温补五味麻黄之开发,甘草和敛散之味也。

8.6 附注

竹皮散(《奇效良方》卷十六)。

9 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二

9.1 组成

竹茹2升。

9.2 功效

清心凉肝。

9.3 主治

时病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瘴气妊娠心痛胎动不安,或妇人月水不断

9.4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令5-6沸,然后绞去滓,温服之。

9.5 附注

本方方名,《外台》卷四引作“竹茹汤”。

10 《外台》卷九(注文)引《深师方》

10.1 组成

竹皮3两,紫菀2两,饴糖1斤,生地黄汁1升。

10.2 主治

咳逆下血不息。

10.3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3升,分3服。

10.4 制备方法

上切。

10.5 用药禁忌

芜荑

10.6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咳逆下血,而用竹茹清胃,紫菀和血,饴糖滋津,地黄逐血,然必不经火焙之鲜者方有散血之功,若止血之用,必明标干地黄矣。设无鲜者,不妨以干者酒浸,或稍加桂心,热因热用,要在临时权变可也。

11 全生指迷方》卷二

11.1 组成

竹皮6分,甘草6分(炙),芎6分,黄芩6分,当归(洗)6分,芍药1两,白术1两,人参1两,桂心1两。

11.2 主治

血证

11.3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