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中医学 疾病 中医眼科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xīn xìng jiāng yè xìng shì wǎng mó mài luò mó bìng biàn

2 注解

2.1 疾病科属

眼科

3 疾病概述

本病是以中心视力减退,伴视物变形、变小、变色而外眼端好的常见眼病。多发生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为单眼发病,也有双眼者;有自愈和反复倾向。属中医视瞻昏渺”、“视感”、“视瞻有色”范畴。

4 诊断要点

1、自觉视力减退,眼前有一固定黑影,视物变形、变小、变色。

2、眼底检查黄斑区网膜水肿呈局限性圆形,其周围有反光圈,或颜色暗红,中心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伴有黄白色点状或斑片状渗出物。水肿消退、渗出物吸收后,视力提高,中心光反射恢复,黄斑仍可遗留少量黄白色点状渗出或不规则的色素沉着。有时会复发。

3、本病须与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病变(中渗)相鉴别。二者均有视力下降,眼前中心暗影,中心视野可有相对暗点或绝对暗点。“中浆”以黄斑视网膜水肿、渗出为主要特点;“中渗”则以黄斑部渗出性病灶和圆形、弧形出血为主要特点。

4、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于色素上皮脱离区有荧光素渗漏至神经上皮下,呈喷出型或冒烟状,也可呈扩散型或称墨渍样弥散。

5 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湿热内停,水湿上蒸清窍,郁久成痰,壅塞黄斑;或因脾虚水停,水湿上泛于目;也有因情志不舒,气滞血郁,目窍不利者;更有因劳神过度,致真阴暗耗,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目,水湿乘虚积滞目络。本病以黄斑水肿、渗出为主要见证。水肿为水湿停聚黄斑,渗出物为水湿积久成痰,痰湿气血凝结。视力下降,眼前黑影、变视等均因黄斑水肿、渗出,痰湿阻遏清窍之故。若全身兼心烦失眠,痰多胸闷舌苔黄浊,为痰热与湿热阻碍气机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头重胸闷,为湿热上扰;食少便溏,为脾虚不运。面色不华,少气乏力、舌淡,为脾虚见证。见黄斑色暗红,为气滞血郁,壅遏目窍。眼内干涩,为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濡养。

6 辨证论治

6.1 脾经湿热夹痰上扰型

证见

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变形黄斑水肿渗出。全身见心烦失眠,痰多胸闷舌苔黄浊,脉濡数。

治法

清热利湿化痰

方药

1、主方:温胆汤(孙思邈千金方》)加减处方法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2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薏苡仁30克,车前子12克,泽泻12克,黄芩12克,连翘10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若兼便溏溲赤,加滑石15克、木通10克、栀子10克。黄斑色暗者,加茺蔚子15克。眠差者,加琥珀末3克(冲)、夜交藤10克。

2、中成药参照“云雾移睛中成药

3、单方验方:昆藻二陈汤(袁志冲《中西医结合眼科》1984.4)处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乌梅昆布海藻牡蛎胆南星枳实生姜

6.2 脾虚湿滞型

证见

眼症同上。全身见食少便溏面色少华,少气乏力。舌淡苔白腻,脉迟缓

治法

健脾渗湿行滞。

方药

1、主方:五苓散(张仲景伤寒论》)加味处方茯苓15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白术15克,桂枝6克,苍术10克,薏苡仁25克,党参12克,茺蔚子12克,法半夏10克。水煎服。若病程日久,黄斑水肿久治不消,素体虚弱者,加黄芪楮实子菟丝子桂枝改用肉桂。渗出物多者,加浙贝母、鱼古、丹参鸡内金

2、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口服,散剂或水泛丸每次各6克,胶囊每次3粒,每日2~3次。脾阳虚寒者,服附桂理中丸

6.3 气滞血郁

证见

自觉症同上,黄斑区色暗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色素沉着水肿较轻。全身有情志不舒,肋痛,口苦咽干。苔薄黄,脉弦。

治法

清热疏肝行气活血

方药

1、主方:丹栀逍遥散加减(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牡丹皮12克,栀子10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茺蔚子12克,毛冬青15克,香附10克,车前子10克。水煎服。

2、 中成药参照“云雾移睛中成药

3、 单方验方复方逍遥散(德州市中医眼科中西医结合眼科》1985.4)处方牡丹皮栀子当归,杭菊,柴胡云苓白术薄荷泽泻升麻五味子地肤子蒲公英生地黄甘草。若为陈旧性者,去牡丹皮栀子地肤子蒲公英,加丹参磁石

6.4 肝肾不足型

证见

视物变色、变形,眼内干涩,黄斑水肿较轻,有黄白色渗出物及色素沉着。全身见头晕耳鸣腰酸,脉细。

治法

补益肝肾,明目散结。

方药

1、主方:明目地黄汤加减处方参见“云雾移睛”肝肾不足型之方药,酌加丹参茺蔚子。本病早期,黄斑水肿明显时,酌加车前子薏苡仁苍术,以加强利水渗湿。若于后期水肿吸收,则酌加枸杞子楮实子女贞子。渗出物久不吸收者,酌加山楂昆布海藻牡蛎

2、中成药参照“瞳神紧小症”中成药

3、单方验方驻景丸加减方(陈达夫验方)处方楮实子25克,菟丝子25克,茺蔚子18克,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叁七粉3克(冲),鸡内金10克。炒谷、麦芽各30克,枸杞子15克,淮山药25克。水煎服。早期黄斑水肿为主者,加黄豆卷、茯苓萆薢芡实。渗出物瘀积者,加郁金丹参牛膝山楂昆布

6.5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取穴风池、医明、合谷、叁阴交承泣球后四白攒竹。用平补平泻法

2、光明合剂配合耳针疗法(陈瑞铭等《福建中医药》1986.4)光明合剂千里光15克,夜明砂木贼白蒺藜何首乌谷精草各9克,蝉蜕3克。

耳针耳穴

1、目

2、肝、皮质腺、取患侧耳穴,2~3天针一次,留针30~60分钟;也可1天1次,双耳穴交替使用。

3、针刺治疗验方(彭格非《新中医》1983.5)方法分四组。一组:主穴睛明健明健明

1、球后承泣配穴太阳风池、医明、足叁里、合谷曲池肝俞肾俞。每次取1个主穴、2个配穴。二组:取颈部向阳

1、向阳2。叁组:取头部新明

1、新明2。四组:取阳明穴(新穴,位于太阳穴阳白穴连线颞侧1/3处)。以上四组每天均针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天可进行第二疗程。四组疗效均无显着性差异。

4、饮食疗

(1)湿热型:清热祛湿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20克,薏苡仁20克,芡实20克,川萆薢10克,赤茯苓15克,木棉花20克,灯芯花10克。将川萆薢茯苓木棉花、灯芯花煎水取汁,加入赤小豆扁豆薏苡仁芡实适量共煮粥食。

(2)痰湿型:昆布30克,海带30克,黄豆60~90克。加水适量,共煮至熟烂,加盐或糖食用。

(3)虚证:参照“医翳内障”饮食疗法。

5、预防调护本病有自愈倾向,但容易复发。患病时需积极医治,且需注意避免情绪刺激过用目力、过度劳累及熬夜,注意调理饮食,少食辛辣刺激之品,保证足够睡眠,以减少复发机会。若反复发作,黄斑病变严重,则视力难以恢复正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