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pí fū diàn fěn yàng biàn xìng

2 注解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是由淀粉样蛋白物质沉积于皮肤所致。淀粉样蛋白是一种球蛋白和粘多糖复合物,因其类似淀粉的化学反应如碘反应而得名,但实际上与淀粉毫无关系。有人提出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些病例血中脂质和蛋白质异常,故认为与代谢障碍有关。部分病人有家族史。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青壮年,可迁延数年或数十年。

3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慢性经过,自觉剧痒;

2.皮损为粟粒样角化性圆顶丘疹,顶部有黑色角质栓。呈半球形或多角形,肤色或褐色,表面粗糙,剥去角栓见脐形凹陷;

3.好发于小腿伸侧,其次为背部、耳后、臂外侧;

4.发生于背部者,常呈网状色素斑。

4 诊断依据

1.青壮年发病,典型皮损及好发部位;

2.组织病理检查淀粉样蛋白主要沉积在真皮乳头层,HE染色为淡红色不均匀不定形物质。

5 治疗原则

1.无特效疗法,可外用激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硫磺软膏等,并加予封包;

2.小片皮损内可注射皮质类固醇去炎松

3.口服抗组胺药物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减轻痒感。

6 用药原则

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常用激素药物外用和口服减轻症状

7 辅助检查

1.一般不需要检查

2.典型病例可选用检查框限“B”。

8 疗效评价

1.治愈:皮损消退90%以上,搔痒消失;

2.好转:皮损消退30%以上,搔痒大部分消退

3.未愈:皮损消退30%以下。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