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

眼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n dòu zhuàng hé biàn xìng de yǎn bù biǎo xià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Wilowson病

4 疾病分类

眼科

5 疾病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目的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眼部病变的特征和发病情况,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6年来我院确诊的91例WD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一般情况、家族史、症状与体征、铜代谢生化及眼部检查结果等,结果眼部有异常表现者81例(89.0%),角膜K-F环阳性者72例(79.1%),K-F环表现首先出现角膜上下缘棕褐色颗粒沉积,逐渐扩大为环绕角膜的色素带,巩膜黄染26例(28.6%),白内障10例(11.0%),瞳孔对光反射迟钝5例,瞳孔对光反射消失3例,双眼细震颤2例,未见眼底异常和视力下降病例。结论WD的眼部异常率高,K-F环和白内障是WD的重要体征,有神经系统症状的WD患者K-F环亦可为阴性

6 疾病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owson病,由于铜的代谢障碍所致,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发生于10-25岁。

7 症状体征

主要病变为基底节结变性肝硬化肾脏损害。角膜色素环为特征性眼部表现。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缘内有1-3mm宽的色素颗粒组成的环,呈棕黄色或略带绿色,位于角膜后弹力层及附近组织内,色素环与角膜缘间有一透明带。晶状体前囊或囊下葵花状浑浊。可伴有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及夜盲等。

8 疾病病因

Wilowson病由于铜的代谢障碍所致,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9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即可诊断。

10 治疗方案

积极治疗原发病。

11 特别提示

1、口服驱铜药物 如服用PCA,此药副作用可引起维生素B6 缺乏的神经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6;服用DMSA,应适量服用碳酸氢钠,防止酸碱失衡;抑制Cu铜吸收的Zn锌制剂和肝豆片,最好和青霉胺不同时服用,间隔2小时。

2、另外,给予饮食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忌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肉汤、鸡汤等食物,以免加重脑损害;对病情严重、进干食易呛及吞咽困难者,烹饪方法采用蒸、煮、烩、炖的方法,将食物制成半流质或软饭。禁止使用铜制的炊具、器皿烧煮食物。

3、禁用含铜高的食物:肥猪肉、动物内脏和血、小牛肉等;各种豆类、坚果类和菌类、贝类、牡蜗和虾蟹类;龙骨、娱蛤、乌贼、鱿鱼河蚌、螺狮、全蝎僵蚕等动物性中药,以及巧克力、可可、咖啡等。

4、适宜日常摄食的低铜食物:如精白米、面、瘦猪肉、瘦鸡鸭肉马铃薯小白菜萝卜、藕、茎蓝、桔子、苹果桃子砂糖牛奶(不仅低铜,而且长期服有排铜效果)。

5、一般情况下,症状前期或具有较轻临床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经过正规、系统的驱铜疗程和辅助治疗,绝大多数病人病情缓解,能达到于正常人相仿的生活质量和寿命。故提高警惕,早期诊断与正规、系统的治疗对获得良好的预后极为重要。患者病情大多数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得到延长其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少数患者还可能获得出乎意料的疗效。

12 相关出处

眼科学第六版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的眼部表现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