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è guāng wán

2 别名

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

3 处方

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 熟地黄 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 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23克 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 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瓤,面炒)川芎 生乌犀(镑)青葙子各15克

4 制法

上药除另捣外,均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功能主治

肾平肝,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

6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7 摘录

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8 医略十三篇》卷九

8.1 方名

夜光丸

8.2 组成

炒常山3两,乌梅肉2钱,大块朱砂3钱,透明雄黄3钱,夜明砂5钱。

8.3 功效

截疟

8.4 主治

痎疟

8.5 用法用量

每早服2钱,晚服2钱,开水送下,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过7日必愈。小儿加鸡膍黄皮1两,每服1钱;孕妇常山减半;虚人及老人鲜首乌3-5钱煎汤送下,每早晚服1钱半,壮人及年少每早晚服3钱。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神曲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 圣济总录》卷一○八

9.1 方名

夜光丸

9.2 组成

陈曲末4两(微炒),磁石(将块子火烧红,醋淬7次,研细,水飞)2两,丹砂(研细,水飞)1两。

9.3 主治

目久昏暗。

9.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米饮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瑞竹堂方》卷三

10.1 方名

夜光丸

10.2 别名

石斛夜光丸

10.3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生地黄(怀州道地)1两,熟地黄(怀州道地)1两,新罗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干山药1两,枸杞子(拣净)7钱半,牛膝(酒浸,另捣)7钱半,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草决明(炒)7钱半,杏仁(去皮尖,炒)7钱半,甘菊(拣净)7钱半,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7钱半,羚羊角(镑)7钱半,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半两,五味子(炒)半两,防风去芦)半两,甘草(炙赤色,锉)半两,沙苑蒺藜(炒)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川芎半两,生乌犀(镑)半两,青葙子半两。

10.4 功效

心火,益肾,明目,除障。

10.5 主治

肾虚血弱,风毒上攻眼目,视物昏花不明,久而渐变内障

10.6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10.7 制备方法

上除另捣外,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8 附注

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二)。

11 奇方类编》卷上

11.1 方名

夜光丸

11.2 组成

当归、生地、牛膝枳壳(炒)、菟丝饼、熟地、枸杞子菊花地骨皮远志肉各等分

11.3 功效

养血滋肾,久服明目

11.4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食远白滚汤送下。

11.5 制备方法

生熟地用酒浸,捣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经验秘方》引周祥卿方(见《医方类聚》卷七十)

12.1 方名

夜光丸

12.2 组成

天门冬去心,火焙)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熟地黄2两,生地黄(怀者佳)2两,新罗参(去须)2两,白茯苓(去皮)2两,干山药2两,枸杞子(拣净)1两半,金钗石斛(酒浸)1两半,牛膝(酒浸)1两半,甘菊花1两半,草决明(炒)1两半,羚羊角(镑,另捣)1两半,肉苁蓉(酒浸)1两,五味子1两,白蒺藜(炒去刺)1两,防风去芦)1两,甘草1两,黄连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贯川芎1两,生犀角(另捣)1两,青葙子1两,菟丝子1两半(酒浸),谷精草1两,当归3两,密蒙花1两。

12.3 功效

心火,益肾水,除昏退翳,可认细字。

12.4 主治

男子肾虚血弱,风毒上攻眼目,视物昏花不明,久而渐成内障

12.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汤或温酒送下。

1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