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蒿

中医学 中药材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án hāo

2 《*辞典》:岩蒿

2.1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

2.2 拼音名

Yán Hāo

2.3 别名

乌拉-音-沙巴嗄(蒙名)。

2.4 来源

为菊种植物岩蒿全草。夏、秋采挖,去净泥土,熬膏或晒干制炭

2.5 形态

岩蒿,又名:山蒿

半灌木或丛生的灌木状草本,高30~40厘米。根粗壮,木质化。茎直立,由基部分枝,枝细,有白毛,全体呈灰白色。叶为2回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线形,上面疏生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头状花序排成圆锥状,总苞钟形,直径3~4毫米,外被蛛丝状毛,全为管状花,黄色。

2.6 生境分布

生于向阳石质山坡或岩石裂缝。分布内蒙古及东北。

2.7 性味

苦辛,平。

2.8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排脓。治偏头痛咽喉肿痛风湿

2.9 用法用量

内服:膏,0.5~1钱;炭,1~3钱。

2.10 注意

年老、体弱,孕妇忌服。

2.11 附方

偏头痛咽喉肿痛白附子葶苈子岩蒿膏各等分。共研细面为丸,百草霜为衣如绿豆大。每晚服三至五分,温开水送服。

2.12 摘录

《*辞典》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