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方之小七香丸
3.1 处方
炒甘松八十两,炒益智仁六十两,炒香附、丁香皮、炒甘草各一百二十两,煨莪术、砂仁各二十两[1]。
甘松(炒)2.5克 益智仁(炒)1.88千克 香附子(炒去毛)丁香皮 甘草(炒)各3.25千克 蓬莪术(煨,乘热碎)缩砂仁各600克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方方之小七香丸功能温中快膈,化积和气。治中酒吐酒,呕逆吞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茶酒食积,眼睑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等症。[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温酒或姜汤或热水送下;若气胀满,磨乌药水煎汤送下;酒食过度,头眩恶心,胸膈满闷,先嚼服二十丸,后吞二十丸,生姜、紫苏煎汤送下[1]。
3.5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之小七香丸
4.1 方名
4.2 别名
4.3 组成
甘松(炒)80两,益智仁(炒)60两,香附子(炒,去毛)120两,丁香皮120两,甘草(炒)120两,蓬莪术(煨,乘热碎)20两,缩砂仁20两。
4.4 功效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之小七香丸功在温中快膈,化积和气。化积气,消宿食,止泻痢。主治中酒吐酒,呕逆咽酸,气膈食噎,饮食不下,冷涎翻胃,腹胀脾疼,远年茶酒食积,眼睑俱黄,赤白痢疾,脾毒泄泻。妇人脾血气,小儿疳气。郁怒忧思,或因闪挫扑,一切气滞腰痛。
4.5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姜汤、熟水任下:或气胀满,磨乌药水煎汤下;或酒食过度,头眩恶心,胸膈满闷,先嚼20丸,后吞20丸,生姜、紫苏汤送下。
4.6 制备方法
4.7 附注
七香丸(《百一选方》卷二引冯仲柔传徐家方)。
5 《杨氏家藏方》卷六方之小七香丸
5.1 方名
5.2 组成
香附子(炒)2两,京三棱(炮,切)1两,丁香皮1两,缩砂仁1两,蓬莪术(煨,切)1两,益智仁1两,甘松(洗去土,焙干)半两,甘草(微炙)半两。
5.3 功效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六方之小七香丸功在消化宿食。主治中酒恶心,膈脘不快,呕吐酸水,不思饮食。
5.4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细嚼1半,吞1半,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5.5 制备方法
6 《痘疹金镜录》卷一方之小七香丸
6.1 方名
6.2 组成
香附(去毛)、缩砂、益智(去壳)、陈皮、蓬术(俱炒用)、丁皮、甘松。
6.3 功能主治
6.4 用法用量
口服。
6.5 制备方法
6.6 附注
其药皆温暖之剂,有益于脾胃。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