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藤

祛风除湿 中药材 解毒 中医学 消肿散结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ǎo hóng téng

2 英文参考

Himalayan creeper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葡萄科植物三叶爬山虎的根及茎·小红藤

小红藤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药物》,为《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的三爪金龙之别名[1]

3.1 别名

爬山虎小红藤[2]

3.2 来源及产地

葡萄科植物三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 (Royle) Planch.的根及茎。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2]

3.3 性味

辛、甘,平[2]

3.4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络散瘀。治风湿骨痛[2]

3.5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或泡酒服。外用:捣烂敷骨折跌打损伤[2]

4 葡萄科植物崖爬藤的全草或根·小红藤

小红藤中药名,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四川中药志》记载的走游草之别名[2]

4.1 别名

五爪龙岩五加、藤五甲、上树蜈蚣小红藤[3]

4.2 来源及产地

葡萄科植物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ex Laws.) Planch.的全草或根。分布中南及西南地区。[3]

4.3 性味

辛、涩,平[3]

4.4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解毒[3]

1.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3]

2.治蛇咬伤,煎服并用鲜全草捣敷伤口周围;疮疥,无名肿毒带状疱疹,捣敷或煎水洗[3]

4.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3]

5 茜草科小红藤根状茎·小红藤

5.1 拼音名

Xiǎo Hónɡ Ténɡ

5.2 别名

四块瓦

5.3 来源

茜草科小红藤Rubia maillardi Levl. et Van.,以根状茎入药。

5.4 生境分布

贵州。

5.5 性味

甘,温。

5.6 功能主治

健胃。主治小儿疳积

5.7 用法用量

0.5~1两。

5.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8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小红藤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小红藤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