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拗汤

中医学 方剂学 解表剂 解表散寒 方剂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ǔ niù tāng

2 概述

五拗汤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3 医方大成》卷二引《澹寮方》之五拗汤

3.1 别名

五拗散

3.2 组成

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荆芥(不去梗)、桔梗(蜜拌炒)各五钱,甘草二钱半[1]

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荆芥(不去梗)、桔梗等分(一方去桔梗荆芥,用半夏枳实)。

3.3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4 功能主治

医方大成》卷二引《澹寮方》之五拗汤主治感受风湿,及形寒饮冷,痰嗽咳逆连声者[1]

寒咳嗽,肺气喘急;或感寒而语声不出,或至咽喉肿痛者。

3.5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1]

(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3.6 加减

咽喉痛甚者,煎熟后加朴消少许。

3.7 附注

五拗散(《普济方》卷一三四)。

4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方之五拗汤

4.1 组成

麻黄2钱(不去节),干姜2钱(不去皮),杏仁2钱(去皮尖),细芽茶5钱,生石膏3钱。

4.2 主治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方之五拗汤主治伤寒伤风后,咳嗽,痰火盛作齁喘者。面青鼻扇麻疹俱收者。

4.3 用法用量

生姜、葱为引,水煎服。微取汗。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