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器官转化

生物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óng yuán qì guān zhuǎn huà

2 英文参考

homoeosis

3 注解

同源器官转化是由W.Bateson(1894)提出的术语。指某一环节或其体段的附属构造,表现出其他环节或其他体段的附属构造的性状。这主要是见于节肢动物附肢上形成的畸形,典型的现象是原附属构造被其他环节的附属构造代换的所谓代换性器官转化(德Ersatzbom-osis)。一个突出的例子是虾的柄眼被切断后能够再生出触须;此外尚有螳螂触角被切断后能再生出足来;有的蛾代替后翅而生出前翅,两个前翅前后并列。又在果蝇等生物的突变中,也发现有这种类型的同源器官转化,这种突变称为同源突变。这些现象可为有关器官原基特性的决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也有在正常构造的旁侧又加上本来应属于其他环节或其他体段的构造的现象,此称为添加性同源器官转化现象(德Adventive Homosis,Heterotopie)但其出现机制不明。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