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气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ùn qì wán

2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2.1 方名

顺气丸

2.2 组成

木香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大戟(用河水煮,去皮,焙)1两,郁李仁半两,麻仁半两(与大戟郁李仁同别捣细,入药内),甘遂麸炒微烟生,覆于地上候冷,出火毒)1两,大黄(锉,炒)2两,诃黎勒皮半两。

2.3 功效

通导大小便。

2.4 主治

三焦约,不得小便

2.5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车前子汤送下,不拘时候。

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拌和,炼蜜为丸,如豌豆大。

3 《名家方选》

3.1 方名

顺气丸

3.2 组成

莪术3钱,莎草根3钱,白术2钱,生姜1钱,木香5钱。

3.3 主治

积聚疝瘕

3.4 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恶苦味者代黑丸用。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

4 《袖珍》卷三引《圣惠》

4.1 方名

顺气丸

4.2 别名

气宝丸

4.3 组成

木香(不见火)半两,茴香(炒)半两,羌活半两,槟榔半两,木瓜半两,川芎半两,当归(酒浸)半两,黑牵牛2两,青皮(炒)1两,陈皮(炒)1两,大黄1两半,皂角(不蛀)4两(一方木瓜)。

4.4 主治

腰胁俱病,如抱一瓮,肌肤坚硬,按之如鼓,两脚肿满,不能屈伸,自头至膻中瘦脊露骨,胸膈痞塞,四肢无力;或一切气血凝滞,风毒炽盛,脚气走注作肿毒,或大便秘,脚气入腹,满闷,寒热往来,状类伤寒

4.5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食前温汤送下;或用生姜灯心煎汤送下。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熬皂角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圣济总录》卷八十

5.1 方名

顺气丸

5.2 组成

防己1两半,大黄2两半,犀角(炙,镑)1两,诃黎勒皮1两,牵牛子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葶苈(炒)1两,海蛤1两,芎藭1两,干地黄(焙)1两,木通(锉)1两,大戟1两,桑根白皮(锉)1两,陈橘皮(去白)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去皮)1两,木香1两。

5.3 主治

水气

5.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腹米饮送下。觉壅不快则加至15丸,觉通则减至3-5丸。大小便不通,即加至30丸。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6 附注

此药不独治水气,其功与防己汤相类。若患水气人,服防己汤肿既消,便服此顺气丸,气顺血滑,体气较健,即止。患脚气人,常合此药备急,服防己汤愈后,百日内即宜服五灵汤

6 医方类聚》卷一二九引《医林方》

6.1 方名

顺气丸

6.2 组成

牵牛半两(一半生,一半熟),桑白皮3钱,赤茯苓3钱,防己3钱,羌活3钱,陈皮3钱,泽泻3钱,甜葶苈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半两,白术半两。

6.3 主治

水气

6.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温水送下。加至微利为效。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医学纲目》卷四引《得效》

7.1 方名

顺气丸

7.2 组成

香附半斤。

7.3 主治

血郁

7.4 制备方法

童便浸,晒干粟米糊为丸。

8 普济方》卷一七二

8.1 方名

顺气丸

8.2 组成

黑牵牛1斤。

8.3 主治

一切积气,宿食不消。

8.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任意加减服之。

8.5 制备方法

取头末,用萝卜去顶盖,剜令空,纳药末,不许纳实,盖顶纸封,蒸熟,取出药末;将萝卜擂碎,取自然汁,加白豆蔻末2-3钱,为丸如梧桐子大。

9 《鸡峰》卷二十

9.1 方名

顺气丸

9.2 组成

黄牵牛10两(炒,别捣,取粉6两),木香1两,青橘皮1两,槟榔1两,半夏曲1两,紫苏子半两,五灵脂1两半。

9.3 功效

宽胸膈,行滞气,消痰饮,爽神气。

9.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临卧生姜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幼幼新书》卷八引《张氏家传》

10.1 方名

顺气丸

10.2 组成

甘草(爁)、芍药(洗)、官桂(去粗皮,称)、川当归(焙)、蓬莪术干姜(各炮)、陈橘皮(去瓤,称)、川大黄(湿纸裹煨切片子,焙)、巴豆(去皮,用醋5升,入巴豆在银石器中,熬醋尽取出,研令细)、宣连各等分

10.3 主治

小儿惊积及男子、妇人血气,脐腹疼痛

10.4 用法用量

常服3-5至10丸,茶汤、温水任下;如要宣转,量虚实加至10-15丸;食积气积生姜橘皮汤送下;丈夫之气,炒茴香盐汤送下;妇人血气,当归醋汤送下;胸膈不快或泻痢生姜汤送下;小便淋沥灯心汤送下;小儿惊积,薄荷汤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糯米粥为丸,如麻子大。

11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11.1 方名

顺气丸

11.2 组成

巴豆10粒(去皮,分作20片),胡椒20粒,丁香20粒,青橘皮20枚(全者,汤浸去白,每枚入巴豆半粒,胡椒1粒、丁香1粒,用线缠之)。

11.3 主治

小儿乳食不化,腹急气逆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米饮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用米醋1升煮,醋尽取出,焙干为末,烂饭为丸,如粟米大。

12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12.1 方名

顺气丸

12.2 组成

木香半两,青橘皮(汤去白,焙干)半两,槟榔(锉)半两,黑牵牛(炒)1两半,郁李仁1分,麻仁3分(别研入)。

12.3 主治

风毒流注,脚膝肿满不消。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麻仁汤送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加麻仁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

13.1 方名

顺气丸

13.2 组成

杏仁(去皮尖,炒)半两,拣桂半两。

13.3 主治

咽膈痞痛,失音,不语如哑。

13.4 用法用量

含化1丸。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