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脏腑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zāng fǔ

2 英文参考

trauma with visceral damag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isceral inju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isceral traum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伤脏腑为病证名[1]。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的总称[1]。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因跌仆、碰撞、挤压所致[1]。临床多见有胸胁及腹部内脏受伤[1]。前者证见胸胁疼痛窜痛、胀满,呼吸、咳嗽均牵掣疼痛,甚或咳血吐血喘促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口唇发绀,肤色苍白等危重症;后者可见腹痛腹胀发热便血尿血,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干心悸面色苍白神疲气短四肢厥冷和晕厥[1]。治宜行气活血止痛为主,内服复元活血汤复元通气散;有内出血者,应益气补血止血化瘀,内服当归补血汤独参汤加参三七云南白药等,必要时应中西医结合抢救[1]。各个脏腑损伤,尚有其各自的特征[1]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2.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伤脏腑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伤脏腑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伤脏腑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