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尾草

中药学 杀虫 明目 解毒 清热利湿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uǎn wěi cǎo

2 概述

犬尾草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即《本草纲目》记载的狗尾草的别名[1]

3 别名

光明草、狗尾半支、谷莠子、洗草、小米草犬尾草[2]

4 来源及产地

禾本科植物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2]

5 性味

甘、淡,凉[2]

6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祛风明目解毒杀虫[2]

1.治风热感冒黄疸,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痢疾淋病。煎服:6~12g。[2]

2.捣敷治痈肿疔毒痄腮寻常疣;煎水洗,治痔疮;熬膏敷贴瘰疬[2]

7 化学成分

鲜叶含草酸镁。开花时全草戊聚糖约20%。未成熟种子含止权素Ⅱ。[2]

8 使用注意

花粉可致敏[2]

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9.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