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毒·血热瘀滞证

中医证名 青蛇毒 中医学 外伤性疾病与周围血管疾病 中医外科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qīng shé dú ·xuè rè yū zhì zhèng

2 英文参考

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pattern of blood-heat stasis and stagna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青蛇毒·血热瘀滞证(superficial vein thrombus with pattern of blood-heat stasis and stagnation)是指血热瘀滞,以病变筋脉红肿热痛,上下游走,肢体活动不利,可有身热,舌质红,舌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青蛇毒证候[1]

4 症状

青蛇毒·血热瘀滞证患者病变局部筋脉红肿热痛,或上下游走,肢体活动不利;多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5 辨证分析

湿热入侵,气血瘀滞,筋脉不利,郁而化热,则筋脉红肿热痛,甚则肢体活动不利;或挟风邪,则上下游走;热邪为患,则见发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湿热壅滞之象。

7 方药治疗

青蛇毒·血热瘀滞证可用五神汤凉血四物汤加减治疗。

8 关于青蛇毒

青蛇毒(acute thrombophlebitis)为病证名[2]。见《外科大成》卷二[2]。又名青蛇便[2]。是指以小腿肚结块长约二、三寸,色青紫,肿硬疼痛,头大尾小,形如青蛇,可见全身憎寒壮热为主要表现的脉管疾病[2]。由肾经虚损湿热下注所致[2]。其临床特点是:体表筋脉静脉)掀红灼热,硬肿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甚者可致恶寒发热等症。

青蛇毒相当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2][2]

详见青蛇毒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6.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