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肝经湿热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问答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问:胁痛·肝经湿热证有什么症状?吃什么好得快?
答:

胁痛·肝经湿热证(hypochondriac pain with syndrome of damp-heat in Liver Channel[1])是指湿热蕴聚肝经,以胁肋胀痛口苦,脘腹痞闷,胁痛牵及后背,或恶心厌食油腻,或有黄疸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胁痛证候[2]

胁痛·肝经湿热证常见以下症状

患者胁肋胀痛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恶寒舌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3][4]

这是湿热蕴结,肝胆失疏,络脉失和的表现: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均是肝胆湿热之征。[3][4]

胁痛·肝经湿热证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4]

胁痛·肝经湿热证患者常吃栀子蚌肉枳壳玉米须金钱草鸡骨草车前子等好得快[4]

建议胁痛·肝经湿热证患者使用以下食疗方进行食疗[4]

1.栀子仁粥(《太平圣惠方》):栀子仁10g,粳米100g,冰糖10g。栀子仁研粉备用,将粳米放入陶锅内,加水煮粥至八成熟时,再纳栀子仁粉10g入粥内继续熬煮,待粥熟,调入冰糖,煮至溶化即成。温热服食,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

2.玉米须蚌肉汤(《中国药膳学》):玉米须50g,蚌肉120g。先将蚌肉放入陶锅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须一起煮烂。每次食蚌肉30g,喝汤约150mL,每日2次。

3.鸡骨草枣汤(《岭南草药志》):鸡骨草30g,大枣10枚。鸡骨草大枣一同放入陶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即可。食枣饮汤,每日2次。

胁痛(hypochondriac pain[5][1])为症状[6]。出《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是指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7]。胁,指胁肋部,位于胸壁两侧,自腋部以下至第12肋骨之间[8]胁痛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仆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4]。这些因素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滞、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机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4]胁痛实证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4]

现代医学中的肝、胆、胸膜等急慢性疾患以及胁间神经痛等病症,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胸膜炎及后遗症引起的胁痛肋间神经痛可参照治疗[8][9][4]

现常将胁痛分为肝气郁结证胆腑郁热证肝火胁痛证肝经湿热证瘀血阻络证肝阴虚证肝虚证辨证治疗,详见胁痛条。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