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

中医证名 中医学 胬肉攀睛 中医眼科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ǔ ròu pān jīng ·pí wèi jī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pterygiumwith pattern of heat accumulation in spleen-stomac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pterygiumwith pattern of heat accumulation in spleen-stomach)是指脾胃积热,以患眼痒涩不适,甚则痒痛难睁,眵多黏结,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脉如肉,发展迅速,溺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胬肉攀睛证候[1]

4 症状

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患者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瘀如肉,生长迅速,痒涩不舒,眵多粘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5 证候分析

嗜食五辛酒浆,以致脾胃结热,邪热上攻,壅滞眼络,加上风尘刺激,瘀滞尤甚,故致胬肉高起,眵多粘结;脾胃热盛,故口渴欲饮,便结苔黄。

7 方药治疗

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可以泻脾除热饮加减治疗。方中大黄芒硝黄连黄芩泻热通腑;车前子茺蔚子泻热通滞;防风桔梗疏风散邪,载药上行。如体不虚者,用本方去黄芪,加玄参夏枯草,以加强泻热散结之功。

8 关于胬肉攀睛

胬肉攀睛(pterygium[2])为病名[3]。见《银海精微》。又名胬肉侵睛(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瘀肉攀睛[3]攀睛(见《原机启微》)、胬肉扳睛(见《一草亭目科全书》)、老肉攀睛目中胬肉(《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指以目中胬肉由眦角长出,横贯白睛,攀侵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胬肉攀睛生于大眦者较为多见,也有生于小眦者,亦可大小眦同时发生。男多于女。常见于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及户外工作者。病变进行缓慢,往往要经过数月或数年始侵入黑睛,甚者可掩及瞳神,影响视力,亦有停止发展者。

胬肉攀睛相当于西医的翼状胬肉[3]

详见胬肉攀睛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61.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胬肉攀睛·脾胃积热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