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到中药牛胆的方剂

关联数据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于牛胆

牛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牛科动物黄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或水牛BubalusBubalisL.的胆。性味归经苦、寒。入肝、胆、肺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胆,止咳。治风热目赤,小儿惊风痰热,黄疸,慢性便秘,百日咳。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9g;或入丸、散。外用:点眼。化学成分本品含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甘胆酸、牛磺胆酸、石胆酸、胆甾醇、卵磷脂、胆碱等。药理作用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较强的利胆作用,用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等。出处《本经》拼音名NiúDǎn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或胆汁,从宰牛场收集,取得后挂起阴干或自胆管处剪开,将胆汁倾入容器内,密封贮藏。或加热使之干燥亦可。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性状新鲜牛胆囊呈肾脏形,长约18~20厘米,最宽处约5~6厘米,干后呈囊状,有纵皱 ...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