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胁痛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èi shāng xié tòng

2 英文参考

hypochondrium pain with internal inju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内伤胁痛为病证名,指由内伤引起的胁痛[1]。见《景岳全书·胁痛》。见《景岳全书·杂证谟》。《症因脉治·胁痛论》:“内伤胁痛之因,或痰饮悬饮,凝结两胁;或死血停滞胁肋;或恼怒郁结,肝火攻冲;或肾水不足,龙雷之火上冲;或肾阳不足,虚阳上浮,皆成胁肋之痛矣。”宜随证施治[1]

参见停饮胁痛死血胁痛肝郁胁痛肝火胁痛肾虚胸胁痛

停饮胁痛为病证名[2]。见《秘传证治要诀·胁痛》。多由于水饮痰流注厥阴之经,气机痹阻所致[2]。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或者胁痛没有定处,甚至漉漉有声,咳嗽气急,脉多沉弦[2]。治宜涤痰通络为主,如导痰汤调中顺气丸控涎丹等方[2]

死血胁痛为病证名[3]。指瘀血内停所致的胁痛[3]。见《医钞类编·胁痛门》。《证治准绳·胁痛》:“死血者,日轻夜重,或午后热,脉短涩或芤,桃仁承气汤鳖甲青皮柴胡、芎、归之属。若跌扑胁痛者,亦是死血,宜复元活血汤破血散瘀汤。”《证治汇补》卷六:“左胁下有块作痛,夜甚者,死血也。”《辨证录·胁痛》:“血死难于推移,行气而沉积不化,必用败血之药以下死血,而痛可除也,方用抵当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死血,由恶血停留于肝,居于胁下,以致胠胁肋痛,按之则痛益甚,宜小柴胡汤四物汤桃仁红花乳香没药。”

肝郁胁痛为证名[4]。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胁痛[4]。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阻络痹所致[4]。《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者是也。”甚则可见胁痛难忍,或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4]肝郁日久并能化火[4]。治宜解郁理气为主,兼以清泄郁火,如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4]

肝火胁痛为病证名[5]。指肝气实气郁化火而致的胁痛[5]。《金匮翼·胁痛统论》:“肝火胁痛肝火盛而胁痛者,肝气实也。其人气善怒。《经》云,肝病者,两胁下痛少腹善怒。又云,肝气实则怒是也。其脉当弦急数实。其口当苦酸,其痛必甚,或烦热或渴,或二便热涩不通。”治宜当归龙荟丸左金丸等方[5]

肾虚胸胁痛为病证名[6]。见《金匮翼·胁痛统论》。多由房劳伤肾,气虚血涩所致[6]。《不居集·胁痛》:“凡房劳过度,肾虚羸弱之人,多有胸胁间隐隐作痛,此肝肾精虚,不能化气气虚不能生血而然。”治宜补肾、培益气[6]。如大补元煎小营煎右归饮等方及补骨脂杜仲牛膝阿胶当归、熟地、枸杞子等药[6]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9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3.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3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内伤胁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内伤胁痛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内伤胁痛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内伤胁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