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2010年版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o xì zhī qì guǎn yán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0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1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印发。

3 发布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内科19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9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我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矮小症病毒性心肌炎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癫痫1型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紫癜毛细支气管炎热性惊厥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支气管肺炎等小儿内科1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张文宝、胡鹏

电  话:010-68792200、68792730

二○一○年十二月十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

4.1 一、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病诊断要点为:发病年龄小(<2岁),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喘憋,体检两肺闻及喘鸣音及细湿罗音;胸片提示明显肺气肿及小片状阴影。

1.病史: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以6个月左右婴儿最为多见。大多数有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的病史。

2.症状:初始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流涕、鼻塞咳嗽,部分可有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2-3天出现下呼吸道症状症状轻重不等,咳嗽明显加重,并有喘息发作,重者出现发作性喘憋及紫绀

3.体征:大多数婴儿发热体温高低不一。喘憋发作时呼吸加速,呻吟并伴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憋。胸部检查可见胸廓饱满,叩诊呈鼓音(或过清音),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当喘憋缓解时,可有细湿罗音、中湿罗音。部分患儿可有明显呼吸困难,出现烦燥不安、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发绀。

4.外周血象:外周血白细胞多偏低或正常,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

5.胸部X线:表现不均一,大部分病例变现为全肺程度不等的阻塞性肺气肿,约半数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可出现小点片阴影,小部分病例出现肺不张

6.肺功能:患儿急性期小气道存在阻塞,在恢复期,小气道阻塞缓解。

7.呼吸道病原学检测:本病可由不同病原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8.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显示PaO2不同程度下降,PaCO2正常或增高,pH值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可发生I型或II型呼吸衰竭

4.1.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吸氧:喘憋明显患儿应当给予鼻导管吸氧等方式。

2.加强呼吸道护理: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合理应用雾化吸入,雾化后及时予以拍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喘憋的治疗:喘憋较重者,根据病情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如沙丁胺醇博利康尼溴化异丙托品等)和糖皮质激素。喘憋严重者可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烦躁明显者可酌情镇静。

4.抗感染治疗:抗病毒药物可选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干扰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相应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5.对症治疗脱水的治疗: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如有代谢性酸中毒,可予碳酸氢钠补碱。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按相应危重症治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21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编码

2.当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存在下列情况:

(1)年龄小于3个月;

(2)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

(3)伴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发育不良、先天免疫功能缺陷。

4.1.6 (六)入院后第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与CRP、尿常规、粪常规;

(2)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3)呼吸道病毒检测

(4)呼吸道细菌培养及药敏;

(5)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6)胸片检查

(7)心电图

(8)血气分析检测

2.必要的告知:

入选临床路径、加强拍背等护理、注意观察肺部症状变化。

4.1.7 (七)入院后第3-5天

1.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检测

(2)肺功能测定

(3)心电图复查;

(4)血清过敏原检查

(5)超声心动图

(6)复查血支原体、衣原体

(7)支气管镜检查

2.必要的告知:

如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应当及时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4.1.8 (八)出院标准

1.喘息消失,咳嗽明显减轻。

2.连续3天腋温<37.5℃。

3 肺部体征明显改善。

4.1.9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住院经综合治疗10天,仍有反复咳、喘发作,迁延难愈,称为难治性毛细支气管炎,应当及时退出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

4.2 二、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ICD-10:J2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7–10天

日期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上级医师查房

□ 上级医师查房□ 收集并追问各类实验室检查报告,向上级医师汇报重要实验室检查结果

□ 上级医师查房

长期医嘱: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饮食

抗病毒药

止咳平喘

□ 吸氧

□ 吸痰

□ 压缩雾化吸入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 胸片

血气分析

心肌酶谱及肝肾功能

□ 呼吸道病毒检测、呼吸道细菌培养和药敏

□ 血支原体、衣原体检测

□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饮食

抗病毒药

止咳平喘

□ 吸氧

□ 吸痰

□ 压缩雾化吸入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 酌情肺功能检查

□ 复查血气分析(必要时)

□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 儿内科一级护理常规

□ 饮食

抗病毒药

抗生素(必要时)

止咳平喘

□ 吸氧

□ 吸痰

□ 压缩雾化吸入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 胸片拍摄(必要时)

血清过敏原检查(必要时)

心电图(必要时)

□ 其他检查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护理评估

□ 入院宣教

□ 叮嘱患儿卧床休息,定时测量体温

□ 观察体温波动

□ 观察咳嗽喘息程度

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 协助患儿排痰

□ 观察体温波动

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清洁

□ 鼓励患儿少食多餐,多饮水,保证液体摄入量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住院第4天住院第 5–9 天住院第10天

(出院日)

□ 观察患儿病情(体温波动、肺部体征)

分析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 详细记录实验室检查结果

□ 根据病情变化给予进一步处理(营养心肌、保护肝脏等)

□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 上级医师查房

□ 进行体格检查

□ 完成出院小结

□ 向患儿及其家长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如来院复诊时间、预防交叉感染

长期医嘱:

□ 儿内科护理常规

□ 饮食

□ 抗病毒

止咳平喘

□ 吸氧

□ 压缩雾化吸入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尿便常规(必要时)

□ 复查心电图(必要时)

□ 其他检查

长期医嘱:

□ 儿内科护理常规

□ 饮食

□ 抗病毒

止咳平喘

□ 保护肝脏(必要时)

营养心肌(必要时)

□ 其他治疗

临时医嘱:

□ 复查肝肾功能

□ 呼吸道病毒检测细菌培养(必要时)

□ 其他检查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体温波动

□ 观察药物副作用(皮疹、胃肠道反应

□ 观察患者一般状况

□ 观察体温波动

□ 观察咳嗽喘息程度

□ 详细告知各注意事项(勤洗手、减少公众地带活动、如咳嗽喘息加剧等及时就诊)

□ 告知药物使用方法

□ 出院宣教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