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红斑

皮肤性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ěng hóng bān

2 英文参考

cold erythema

4 疾病概述

本病为一种罕见的对冷有先天性异常反应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胃肠道。Shelley和Caro于1962年报告一例5岁男孩患有本病。

5 症状体征

婴儿时期开始,当接触冷物体如冰以后,局部皮肤迅速发生严重疼痛和出现大片红斑,但无风团,红斑中央并有出汗。当摄食冷的食物或液体后,则发生呕吐。具有严重而难治的慢性便秘,也是本病的一个特征。

红斑持续15~60分钟,消退缓慢。解大便外伤可促使疼痛和红斑的发作。如接触冰块或身体大面积受冷后,可有全身性肌痉挛和虚脱

实验室检查皮肤接触25℃水的试管30秒后,局部产生短暂的红斑;接触20℃水试管,局部产生红斑和疼痛。前臂置0.5cm直径的冰块,5秒钟后产生直径8cm的红斑。被动转移试验阴性。皮内注射组胺和缓激肽反应均正常,而皮内注射0.2μg 5-羟色胺或取患者血液经冷孵育后所分离血浆0.02mL,均产生明显的红斑(直径4cm),而无风团。血冷球蛋白、冷凝集素、冷溶血素均阴性皮肤活检正常。

6 疾病病因

冷红斑可能由于遗传生化缺陷引起。

7 病理生理

病机理不完全清楚。Shelley等提出系血小板粘合5-羟色胺先天性缺陷,当接触冷时,引起5-羟色胺的释放,从而产生临床症状。支持这一理论的事实为,患者全血在4℃经1.5h后形成了一种“致红斑因子”;若将无血小板血浆冷藏后,则血浆中未形成这种因子。

8 治疗方案

抗5-羟色胺药如氯苯那敏氯丙嗪阿司匹林赛庚啶患者接触冷物体后的疼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9 预后及预防

最重要的是预防,应避免接触冷物体或进食冷的食物和饮料禁忌淋阵雨或游泳,患者最好迁移至温暖的气候环境生活。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冷红斑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冷红斑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