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蒿
《*辞典》:白蒿:出处:《本经》拼音名:B iHāo别名:蘩(《诗经》),皤蒿(《毛诗传》),由胡、蘩母、旁勃(《夏小正传》),白艾蒿(《僧深集方》),蓬蒿(《开宝本草》)。茎上部的叶羽状分裂或不分裂;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及微量的呋喃香豆精,此外,又含芸香甙、异槲皮甙。
-
蒿属
叶互生,常分裂;头状花序小,异性,盘状,常弯垂,排成圆锥花序、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缘花雌性,1列,纤细,2-3齿裂;头状花序含同性花的种类已分出另立为绢蒿属。
-
大黄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黄花:别名:白蒿茶、兴安芯芭、芯玛芭来源:玄参科大黄花Cymbariadahurica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尿,止血。主治风湿关节炎,月经过多,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肾炎水肿,黄水疮。1钱,水煎服。
-
茵陈
概述:茵陈茵陈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入肝、胆、脾经。茵陈蒿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绿原酸,脂肪油,挥发油等;4层,卵形,苞片3裂;(2)取本品粉末0.5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
分枝火绒草
拼音名:FēnZhīHuǒRónɡCǎo别名:火艾、火草、白蒿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根状茎分枝短,骨数个至10余个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无莲座状叶丛。雌花花冠丝状;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00-3500m的高山和亚高山的林、干燥灌丛、干燥草地和草地,常在片生长。性味:味淡;
-
小白蒿
别名:冷蒿、白蒿、小艾来源:为菊科艾属植物冷蒿ArtemisiafrigidaWilld.,以带花全草入药。8月初采收,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燥湿,杀虫。用于胆囊炎,驱蛔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七禽食方
《医心方》卷二十六引《金匮录》:别名:七禽散组成:泽泻(7月7日采)、柏实(8月朔日采)、蒺藜(7月7日采)、菴芦(8月采)、地衣(即车前实,8月采)、蔓荆实(9月采)、白蒿(11月采)各等分。制备方法:皆阴干,盛瓦器中,封涂无令泄气,正月治合下筛,美枣3倍诸草,美桂1分,置革囊中无令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