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口疮
概述:小儿口疮(infantileoralulcer)是指发生于小儿的以口腔内的唇、舌、颊及上腭等处肌膜见单个或多个淡黄色或灰白色溃烂点,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
石花
梅花衣科植物藻纹梅花衣的叶状体·《中医大辞典》·石花:石花为中药名,出自清·刘士季《草木便方》。②治小儿口疮,研末撒;化学成分:本品含黑茶渍素(Atranorin)、冰岛衣酸(Cetraricacid)、原冰岛衣酸(Protocetraricacid)、松萝酸、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Fumarprotocetraricacid)及麦角甾醇。
-
桑皮汁
《*辞典》:桑皮汁:出处:《玉楸药解》拼音名:SānɡP Zhī别名:桑汁、桑白汁(《肘后方》),桑木汁(《圣惠方》),桑皮中白汁(《本草图经》)。性味:《本草汇言》:味苦。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外伤出血。②《本草蒙筌》:点唇裂。釜中煎如糖赤,推老痰宿血。④《玉楸药解》:灭黑痣恶肉,敷金疮,化积块。
-
梧桐子
《*辞典》:梧桐子:出处:《履巉岩本草》拼音名:W T nɡZǐ别名:瓢儿果、桐麻豌(《四川中药志》)。圆锥花序顶生:花单性,细小,淡绿色;萼片5,长约8毫米,外密被淡黄色小柔毛;本植物的根(梧桐根)、树皮(梧桐白皮),叶(梧桐叶)、花(梧桐花)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
-
小儿口疮·心火上炎证
小儿口疮·心火上炎证(infantileoralulcerwithsyndromeofflaringupofheartfire)是指心经火旺,上炎口舌,以舌上、舌边溃烂,色赤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为常见症的小儿口疮证候。
-
小儿口疮·虚火上浮证
小儿口疮·虚火上浮证(infantileoralulcerwithupwardfloatingofdeficientfire)是指阴虚水不制火,而虚火上炎,以口腔溃烂,周围色不红或微红,疼痛不甚,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淡紫为常见症的小儿口疮证候。
-
小儿口疮·气血两虚证
小儿口疮·气血两虚证(infantileoralulcer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qiandblood)是指气血亏虚,以口疮数量不多,反复不愈,周围色不红,口不渴,或伴恶寒,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为常见症的小儿口疮证候。
-
梧桐
梧桐释名榇气味(子)甘、平、无毒。主治小儿口疮。用梧桐子和鸡蛋烧存性,研为末,敷搽患处。附方
-
白梅散
处方:盐白梅(烧存性)、红枣(连核烧存性)、铅丹(火飞)、人中白(火飞)、龙脑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方出《医学正传》卷八,名见《幼科证治大全》
-
蟾蜍散
《卫生总微》卷二十:蟾蜍散:处方:干蟾(烧灰)半两,莨菪子(烧微黑)半两,白矾半两,生硫黄1分(上先末),熊胆半两,雄黄1分(研,水飞),芦荟1分(研),麝香1分(研)。功能主治:小儿走马急疳。用法用量:每用1字,煎荆芥汤调下,及敷疮。鼻中痒生疮者,以少许吹入鼻中。主治:小儿口疮。
-
赤葵散
处方:赤葵茎(炙)。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本方用赤葵茎(焙)半两,为散。每用一字,蜜调涂之。摘录:方出《医心方》卷二十五引《拯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
-
大效金丝膏
别名:石胆散处方:黄丹1钱,生蜜1两。制法:上相和,深瓯盛,甑内蒸令黑为度。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石胆散(《普济方》卷三六五)。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
丹蜜膏
别名:丹蜜煎处方:黄丹1分(炒令紫黑色),蜜1分。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丹蜜煎(《医统》卷六十三)。摘录:《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惠眼观证》
-
到圣散
处方:大天南星(去皮,只取中心,如龙眼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用醋调,涂脚心。摘录:方出《阎氏小儿方论》,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五
-
封脐散
《普济方》卷三六○:封脐散:处方:甑带灰乱发灰白姜灰红绵灰南星白星当归赤小豆五倍子各3克(为末)血竭龙骨赤豆脂(煅)海螵蛸百草霜胭脂各1.5克(别研)制法:上药为末。《圣惠》卷八十二:方名:封脐散别名:神灰散组成:胡粉1分,雄鼠粪7枚(烧为灰),甑带1两(烧为灰),干姜灰半分,绵帛灰半分,白石脂半分。
-
黄连白芍
处方:黄连、白芍。药量比例为1:3。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口疮123例,大多在1~2个疗程内见效或临床治治愈;经3个疗程治愈者,都是病史在3~5年以上共16例。治愈后有7例复发,继续用药仍有效。用法用量:水煎服,隔日1剂,每日服1次,连服3剂为1疗程。1岁以内,每剂用黄连1克,白芍3克;6岁者,服3部量;
-
黄连含汤
处方:黄连2分,矾石2分,细辛2分,藜芦1分(炙)。功能主治:小儿口疮,如月蚀状,赤黑似瘤有窍,如有虫,吮之有血。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1合。本疮含满口,冬可暖之。儿小,但以绵揾拭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五
-
金粉散
《汉药神效方》:金粉散:处方:硼砂4分,白檀5分,丹砂1钱,乌梅5分,郁金4分,金粉1钱。功能主治:舌疳。摘录:《汉药神效方》《普济方》卷三六五:金粉散:处方:黄柏、天南星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口疮,不下乳食,咳嗽。别研)、甘草(炙)、天南星(姜汁浸1宿,作饼子炙)、人参、地胆、知母各等分。
-
乱发拭方
处方:父母乱发(净洗)。功能主治:小儿口疮赤烂。用法用量:上缠桃枝,蘸井华水,以拭口中。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马芹涂方
处方:马芹子汁。功能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先揩唇上血出,涂药,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
蚺蛇胆散
处方:蚺蛇胆(研)7.5克石胆(研)7,5克龙脑7.5克制法:上三味,同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圣惠》卷八十六:方名:蚺蛇胆散组成:蚺蛇胆3大豆许,黄矾1钱,白矾灰1钱,芦荟1钱,麝香1钱。主治:小儿急疳痒,随爪作疮,瞬息大如钱。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摄涎饼
处方:炒白术20~30克鲜生姜50克白糖50克白面粉适量制法:先把炒白术和益智仁一同放入碾槽内,研成细末;再把药末同白面粉、白糖和匀,加入姜汁和清水和匀,做成小饼15~功能主治:健脾摄涎。适用于小儿口角流涎。注意:对小儿口腔溃疡、小儿口疮所致的流涎忌服。摘录:《经验方》
-
盾叶唐松草
拼音名:D nY T nɡSōnɡCǎo别名:倒地挡、岩扫把、龙眼草、水香草、羊耳来源:毛茛科盾叶唐松草ThalictrumichangenseLecoyerexOliv.,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通经,活血。黄疸,蛔虫病引起的腹痛,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泄泻等:用全草3~
-
鲫鱼头
《*辞典》:鲫鱼头:出处:《唐本草》拼音名:J Y T u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黄水疮。①《唐本草》:头灰,主小儿头疮,口疮,重舌,目翳。③《滇南本草》:烧灰治癞疮。酒服,治脱肛及女人阴脱,仍以油调搽之;⑤《本草再新》:发痘疹。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
-
麦穗七
别名:山酢浆草、麦子七、大酸梅草、钻地蜈蚣、三块瓦、断脚蜈蚣、上天梯、地海椒、大酸米子草、老鸦酸来源:为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麦穗酢浆草OxalisgriffithiiEdgew.etHook.f.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泄泻,痢疾,目赤肿痛,小儿口疮;外用治乳腺炎,带状疱疹。
-
蜀葵苗
《*辞典》:蜀葵苗:出处:《纲目》拼音名:ShǔKu Mi o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蜀葵花条。捣碎,敷火疮;又:叶炙煮与小儿食,治热毒下痢及大人丹痢,捣汁服亦可,恐腹痛即暖饮之。注意:《医林纂要》:天行病后忌食。(《千金方》)②治小儿口疮:赤葵茎炙干为末,蜜和含。
-
四时青
《*辞典》:四时青:出处:《分类草药性》拼音名:S Sh Qīnɡ来源:为豆科植物云实的叶。功能主治:治小儿口疮,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尽。附方:①治小儿白口疮:四时青,研末搽上。(《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②治产后恶露不尽:鲜云实茎、叶、果实四两,水煎兑酒服。(江西《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羊须
《*辞典》:羊须:出处:《纲目》拼音名:Y nɡXū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的须。②《会约医镜》:治小儿疳疮,羊须疮。附方:①治香瓣疮(生面上),口吻疮,耳疮浸淫、水出久不愈:羖羊须、荆芥、干枣肉各二钱。烧存性,入轻粉半钱。(《圣惠方》)②治蠼螋尿疮,汁出疼痛:毁羊须不拘多少,烧灰,研细,以腊月猪脂和封之。
-
羊乳饮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组成:羊乳1升。方出《本草图经》引《传信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七),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四九:组成:羊乳。临床应用:蜘蛛毒贞元十一年,刘禹锡偶至奚吏部宅,坐客有崔员外云:目击有人为蜘蛛咬,腹大如有妊,遍身生丝,其家弃之,乞食于道,后遇僧,教饮羊乳,未几而疾平复。
-
折桂散
《普济方》卷三六五:组成:梧桐律1分,黄柏(蜜炙)1分,蛤粉1分,晚蚕蛾1钱(微炒)。主治:小儿口疮口吻病。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麝香一钱研、龙脑半钱研,共研匀。
-
延寿膏
《幼幼新书》卷十九引《庄氏家传》:组成:白羯羊胆1只(腊日者或腊月者皆可),马牙消半两,朱砂1分。主治:小儿心脏积热;大人、小儿口疮。用法用量:服如紫雪法。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盛于胆内当风悬之,候过清明可开,再研极细;入脑、麝香少许,生蜜和为膏子,以瓷器中盛。
-
一捻散
《普济方》卷三九五:方名:一捻散组成:陈皮1钱,青皮1钱,丁香1钱,诃子肉1分,甘草(炙)1分。主治:小儿滑泄,腹胀作泻,吐逆,不思食。用法用量:米饮调下。主治:小儿口疮。《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一捻散组成:青黛、黄柏(去粗皮)、诃黎勒(炮,去核)、密陀僧各等分。如喉咽内有疮,掺喉中;微微咽津。
-
神验散
制备方法:上先将雄黄末于铫子内,以瓷盏子盖四面,以湿纸封缝,于慢火上烧,以温润物盖盏底,莫令水入,其黄作霜在盏子上,候冷取出,别取长肉膏药不限多少,取其霜并楂子末一起拌和,旋旋摊贴绢上。《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名:神验散组成:当归(切,焙)1两,白矾2两,桑蛾2两(黄紫色者),木耳2两。
-
香白芷散
《普济方》卷六十六引《兰室秘藏》:方名:香白芷散组成:麻黄(去节)1钱半,草豆蔻皮7个,草豆蔻仁7分,黄耆1钱,吴茱萸4分,藁本3分,羌活8分,香白芷4分,当归身半钱,熟地黄半钱,升麻1钱,桂枝3分。主治:小儿口疮。《普济方》卷二一四:方名:香白芷散组成:白芷1两,郁金1两,滑石1两。主治:五淋。
-
晚蚕蛾散
《圣惠》卷九十:方名:晚蚕蛾散组成:晚蚕蛾1分(微炒),麝香半分。主治:小儿口疮。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名:晚蚕蛾散组成:晚蚕蛾末2钱,干蟾半枚(烧灰,研),益母草半两,人中白半钱,白矾灰半钱。用法用量:先以绵缠手指,以温浆水洗去白皮,掺药于疮上,1日3-5次。
-
铅丹煎
《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铅丹煎组成:铅丹半两,密陀僧半两,白蜜4两。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每用小豆大,咽津。制备方法:先以蜜于铫子内煎令沸,下铅丹,同煎令紫色,次下密陀僧搅令匀成煎,于瓷合盛。
-
铅丹膏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方名:铅丹膏组成:铅丹10两,风化石灰1斤,猪脂1斤。主治:小儿口疮。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蜜2两熬成膏。制备方法:上药合和一处调匀,银器内煮,用槐枝搅,不得住手,看色紫即成。主治:暴赤眼疼痛。制备方法:以蜜3两,用文武火先煎蕤仁、盐,待匀沸,即下铅丹、黄连,煎如膏,瓷盒盛。
-
铅白霜散
《宣明论》卷十五:方名:铅白霜散组成:铅白霜2钱,铜绿2钱,白矾1块大许。主治:大小人口疮,牙齿腐蚀,气臭出血。用法用量:以翎羽扫上疮,以温浆水漱之。《儒门事亲》卷十二:方名:铅白霜散组成:铅白霜、干胭脂、寒水石各等分,脑子、轻粉各少许。主治:大人、小儿口疮唇紧。附注:《普济方》有白敛少许。
-
羊奶
羊奶的别名:鲜羊乳羊奶的食用量:每天约200毫升羊奶的营养价值:羊奶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钙、钾、铁等营养成分。2.急性肾炎和肾功能衰竭患者不适于喝羊奶,以免肾脏加重负担。有滋阴养胃、补益肾脏、润畅通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虚痨羸瘦、消渴、反胃、呃逆、口疮、漆疮等症。
-
蛇蜕拭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方名:蛇蜕拭方组成:蛇蜕。主治:小儿口疮。用法用量:取蛇蜕,水渍令湿软。拭口内疮。1-2度即愈。
-
石衣
概述:石衣为中药名,出自《青岛中草药手册》,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记载的石花之别名。别名:石苔花、乳花、石衣、梅藓。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明目,止血,清热利湿。①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小便热痛,白带。②治小儿口疮,研末撒;带状疱疹、烫伤,研末,香油调敷,脚癣、皮肤瘙痒,水煎洗。
-
石苔花
概述:石苔花为中药名,出自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记载的石花之别名。别名:石苔花、乳花、石衣、梅藓。性味:甘,寒。功能主治:明目,止血,清热利湿。①治视物模糊,吐血,血崩,小便热痛,白带。②治小儿口疮,研末撒;带状疱疹、烫伤,研末,香油调敷,脚癣、皮肤瘙痒,水煎洗。
-
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
小儿口疮·心脾积热证(infantileoralulcerwithsyndromeofaccumulatedheatinheartandspleen)是指调护失宜,偏嗜肥甘或煎炙食物,蕴而生热,内火偏盛,以舌面、舌边、舌尖或齿龈、两颊、上颚溃烂,色赤疼痛,心烦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黄,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小儿口疮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