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上
概述:耳上:1.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经外奇穴图谱》列作奇穴。位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暴痫等。刺灸法:沿皮刺0.3~见《类经图翼》。即耳上发际。
-
应用颞动脉岛状皮瓣转移眼窝再造
手术名称:无眼球的眼窝再造别名:应用颞动脉岛状皮瓣转移眼窝再造分类:眼科/眼睑手术/动脉岛状皮瓣/耳上动脉和耳后动脉岛状皮瓣概述:眼窝缺失或眼窝狭窄多为外伤或眼部肿瘤术后造成。2.将切口两侧的皮肤和耳上肌肉、耳前肌肉掀开,暴露颞筋膜,透过颞筋膜可见颞浅动脉、静脉及其额支、耳上动、静脉。
-
无眼球的眼窝再造
手术名称:无眼球的眼窝再造别名:应用颞动脉岛状皮瓣转移眼窝再造分类:眼科/眼睑手术/动脉岛状皮瓣/耳上动脉和耳后动脉岛状皮瓣概述:眼窝缺失或眼窝狭窄多为外伤或眼部肿瘤术后造成。2.将切口两侧的皮肤和耳上肌肉、耳前肌肉掀开,暴露颞筋膜,透过颞筋膜可见颞浅动脉、静脉及其额支、耳上动、静脉。
-
耳上发际
概述:耳上发际即耳上。耳上为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治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备急千金要方》:“卒癫,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位置:即位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位于耳尖直上入发际处,与角孙同位。功能主治:主治瘿气、癫痫等。刺灸法:沿皮刺0.3~
-
耳尖
耳尖穴的配伍:耳尖配攒竹、风池、光明、合谷、委中、关冲、印堂,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性结膜炎,目赤肿痛,麦粒肿。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醉酒风热,发两角眩痛,不能饮食,烦满呕吐,率谷主之。
-
率谷
所属部位:侧头率谷穴的定位:标准定位:率谷穴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耳颞神经、枕大神经和颞浅动脉分布;2.其它:顶骨部疼痛,胃炎,小儿高热惊厥。率谷穴研究进展:治疗偏头痛:①取患侧率谷,以2寸毫针,沿头皮水平进针后朝丝竹空方向平刺1~每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
-
曲发
曲鬓穴有疏经通络的作用。曲发穴研究进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针刺“百会”透“曲鬓”,可以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的表达,从而减轻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及白细胞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减少大量炎性递质对脑组织的损伤,避免恶性循环,从而保护脑组织。
-
曲鬓
曲鬓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如偏头痛,齿痛,颔颊肿,目赤肿痛,牙关紧闭,暴喑,偏正头痛,口眼 斜,头痛,头痛连齿,口噤不开,颌颊肿痛,颈项强急,现代又多用曲鬓穴治疗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颞肌痉挛,牙痛,视网膜出血及其他眼病等。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肌。治疗中风偏瘫:针刺百会透曲鬓。
-
天衢
概述:天衢为穴名,“衢”,乃“衙”(冲)字误,即天冲。正坐或侧伏取穴。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天衢穴主治病证:天冲穴主治头面,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龈肿,项强,癫疾,惊悸,善惊,头痛,牙龈肿痛,耳聋,癫痫,齿龈肿,瘿气,现代又多用天冲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牙龈炎,甲状腺肿等。
-
天冲
天冲穴主治头面,神志等疾患:如头痛,耳鸣,龈肿,项强,癫疾,惊悸,善惊,头痛,牙龈肿痛,耳聋,癫痫,齿龈肿,瘿气,现代又多用天冲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牙龈炎,甲状腺肿等。正坐或侧伏取穴天冲穴位于头颞部耳廓后上方,耳根后缘直上,入发际2寸处;(参看率谷穴)。深层有耳后神经和耳后动脉分布。
-
角孙
角孙穴主要用于口齿、耳目疾患等: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颊肿,齿痛,项强,耳部肿痛,目赤肿痛,唇燥,唇吻强,头痛,耳部红肿,现代又多用角孙穴治疗腮腺炎,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偏头痛,牙龈炎,眼疾目痛,头痛等。角孙穴位于头侧部,耳尖正上方发际处,折曲耳廓取穴。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肌。
-
蟀谷
蟀谷即率骨。《银海精微》又作蟀骨。率谷为经穴名(ShuàigǔGB8)。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如偏正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呕吐、小儿急慢惊风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腮腺炎、面瘫等。
-
耳角穴
耳角穴为经穴别名。即角孙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交会穴。穴在颞颥部,相当于耳上角对应处,布有孙络,故名。位于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有清头明目、疏风活络作用。如齿龈肿痛、耳肿痛、目痛、目翳等。配翳风、耳门、风池治耳痛;配风池、太阳、肝俞、膈俞治视神经炎、视网膜出血。
-
率骨
率骨为经穴别名。《外台秘要》作蟀谷;《银海精微》又作蟀骨。率谷为经穴名(ShuàigǔGB8)。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正坐或侧伏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如偏正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呕吐、小儿急慢惊风等。一般沿皮刺0.3~
-
蟀骨
蟀骨即率骨。《外台秘要》作蟀谷;率谷为经穴名(ShuàigǔGB8)。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如偏正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呕吐、小儿急慢惊风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神经性耳聋、腮腺炎、面瘫等。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别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ICD编码:39.2801: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手术概述:1967年Yasargil首先成功地将颞浅动脉吻合于大脑中动脉以治疗脑缺血疾病。2.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发生脑缺血症状者。2.已有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者。
-
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颞浅-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别名: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ICD编码:39.2801: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手术概述:1967年Yasargil首先成功地将颞浅动脉吻合于大脑中动脉以治疗脑缺血疾病。2.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因侧支循环不足而发生脑缺血症状者。2.已有严重而持久的神经功能障碍者。
-
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手术
其次是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全肺静脉异位连接,以及房室连接异常和心脏转位等。麻醉和体位:取仰卧位。(5)建立体外循环,经升主动脉插入动脉灌注管,经右心房分别插入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在合并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单心房和房室管畸形时,补片下缘缝合不能伤及传导束。
-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手术
其次是法洛四联症、法洛三联症、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全肺静脉异位连接,以及房室连接异常和心脏转位等。麻醉和体位:取仰卧位。(5)建立体外循环,经升主动脉插入动脉灌注管,经右心房分别插入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在合并冠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单心房和房室管畸形时,补片下缘缝合不能伤及传导束。
-
耳窍
手少阳经,“系耳后,出耳上角”,支者“入耳中,出走耳前”。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见《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
-
耳轮赤烂
耳轮赤烂为病证名,即耳烂。《疡医大全》卷十三:“耳轮赤烂,桑、枣、槐、柳、桃嫩枝摘来煎汤,日洗三次。又方贝母、轻粉研匀干掺”。参见月蚀疮、旋耳疮:月蚀疮为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肝胆不清,脾经湿热所致。症见耳上生疮,时发时止,或随月盈则剧,月亏则轻(《外科大成》卷三)。治宜解毒清热。方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温胆汤等加减。旋耳疮为病名。指发生于耳廓根部的湿疮。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五。又名月蚀疮,月镟疮。由于胆脾二经湿热上蒸,或耳道流脓延及外耳所致。初起在耳后折缝间皮肤潮红,久则黄水淋漓,湿烂作痒,搔破则津血水,甚者耳后折缝裂开,状如刀割,缠绵难愈。多见于
-
垂角
垂角垂,耳垂;角,耳上角。《灵枢·五阅五使》:“墙下无基,垂角去外。”
-
膀胱足太阳之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为早期经脉名。本经自内眼角睛明开始,向上经前额至头顶与督脉交会;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穴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
除风益损汤
《原机启微》卷下:除风益损汤:处方: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各3克藁本前胡防风各2.1克功能主治:养血祛风,活血通络。主治:眼目外伤,睛珠突出及血虚生翳膜,产后目痛。伤于额交巅,耳上角及脑,加苍术;各家论述:以熟地黄补肾水为君,黑睛为肾之子,此虚则补其母也;川芎治血虚头痛,藁本通血去头风,为佐;
-
二连汤
《家庭治病新书》:二连汤:处方:胡连8分,川黄连8分,川芎8分,土牛膝1钱5分,薏苡仁2钱,土茯苓3钱。摘录:《银海精微》卷下《外科百效》卷二:组成:黄连、连翘、升麻、牛蒡子、白芷各等分。主治:膏粱厚味,胃经积热,腮肿作痛,或发寒热者。加减:如连耳上太阳部分肿,属风热,加羌活、防风;主治:杨梅疮。
-
火醋锭子
处方:大黄(用醋浸晒九次)。制法:和为锭。功能主治:面上热疮,耳上热疖。用法用量:火酒磨涂。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
柏脂
《*辞典》:柏脂: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BǎiZhī别名:柏油(《纲目拾遗》)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树干或树枝经燃烧后分泌的树脂汁。功能主治:治疥癣,癞疮,秃疮,黄水疮,丹毒。③《纲目拾遗》:搽秃疮,治癣,头面耳上黄水疮,赤游丹。(《经验广粜》)③治黄水湿疮:真柏油二两,香油二两。
-
紫竹根
3毫米之叶柄,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微带白色,具微毛,尤以基部为甚,叶缘有小锯齿或一边平滑。治风湿痹痛,经闭,症瘕,狂犬咬伤。或被咬衔衣,感触毒气,知觉畏风畏锣声:真纹党、红柴胡、甘草、羌活、独活、前胡、生姜、茯苓各三钱,枳壳(炒)、抚芎、桔梗各二钱,生地榆一两,紫竹根一大握,用水浓煎温服。
-
耳针法
)、病理(与病理相关的文献记载:《素问·玉机真脏论》:“脾为孤脏,…《证治准绳》:“肺所虚则少气,…耳薄不坚者肾脆。”耳与经络的关系:《内经》中所记述的经脉循行分布显示:手足六阳六阴经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故《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可见耳与经络的关系在《内经》时期已奠定了基础。
-
升麻连翘汤
《杏苑》卷六:组成:升麻1钱,桔梗1钱,甘草1钱,连翘1钱,鼠粘子1钱,防风1钱,黄芩(酒制)1钱。主治:时疫热毒喉痹。食后徐徐服。《证治宝鉴》卷十:组成:升麻、连翘、黄连、牛蒡子、白芷。主治:面肿,风热盛者,面肿搭腮,因膏粱积热者。加减:耳上肿,加羌活;附注:《济阳纲目》本方用法:上锉,水煎服。
-
折断颧弓法
手术名称:折断颧弓法别名:颧弓骨折法分类:口腔科/颞下颌关节手术/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术/关节结节加高术ICD编码:76.6901概述:折断颧弓法用于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治疗。术前准备:准备头颌吊颌帽,耳上10cm常规备皮。手术步骤:1.切口:耳前拐杖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颞筋膜,在此平面向前下翻起皮瓣。
-
颧弓骨折法
手术名称:折断颧弓法别名:颧弓骨折法分类:口腔科/颞下颌关节手术/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术/关节结节加高术ICD编码:76.6901概述:折断颧弓法用于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治疗。术前准备:准备头颌吊颌帽,耳上10cm常规备皮。手术步骤:1.切口:耳前拐杖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颞筋膜,在此平面向前下翻起皮瓣。
-
植骨增高法
手术名称:植骨增高法分类:口腔科/颞下颌关节手术/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手术/关节结节加高术ICD编码:76.6201概述:植骨增高法用于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3.楔入骨片增高关节结节:在颧弓上缘切取一小条骨块,修整成楔形,楔入凿开的骨裂隙内(图10.6.4.2.1-3),再缝合切开的关节囊以固定骨片。
-
“二次法”全耳廓再造的整形手术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两次法别名:“二次法”全耳廓再造的整形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全身麻醉。(2)翻起皮瓣、耳后植皮:沿耳郭软骨支架外锐分离结缔组织,直至耳郭根部,将皮瓣连同软骨支架耸立,使形成耳颅角>45°,用干纱布或玻璃纸在耳后创面上切取印迹,以备确定取皮大小用(图10.13.1.1-9)。
-
“二次法”全耳郭再造的整形手术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两次法别名:“二次法”全耳廓再造的整形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全身麻醉。(2)翻起皮瓣、耳后植皮:沿耳郭软骨支架外锐分离结缔组织,直至耳郭根部,将皮瓣连同软骨支架耸立,使形成耳颅角>45°,用干纱布或玻璃纸在耳后创面上切取印迹,以备确定取皮大小用(图10.13.1.1-9)。
-
米啮
米啮为经穴别名。出《针灸学》(南京)。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CB5)。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
-
侠脊之脉
侠脊之脉指位于脊柱正中的督脉和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它的分支,从头顶到耳上角;它在背部的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下行,通过髋关节部足少阳胆经的环跳,向下沿大腿后面行走,在腘窝部与前支经脉会合于委中穴处,继续下行,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出于外踝后方的昆仑,沿足外侧缘到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交于足少阴肾经。
-
手太阳之筋
手太阳之筋即手太阳经筋。《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
-
项
项为人体部位名。指头下肩上部位的后部,即自枕骨至第七颈椎间的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磁石酒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磁石酒:处方:磁石(捣碎,绵裹)半两,木通半斤,菖蒲(米泔浸1-2日,切,焙)半斤。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千金》卷十九:磁石酒:处方:磁石5两,石斛5两,泽泻5两,防风5两,杜仲4两,桂心4两,桑寄生3两,天雄3两,黄耆3两,天门冬3两,石南2两,狗脊8两。主治:久聋。
-
全耳郭二期再造法
名称:全耳郭二期再造法别名:皮肤扩张法耳郭再造术适应证:对小耳畸形患者,只要乳突区皮肤完好无损,基本上都可应用全耳郭二期再造法再造耳郭。100ml肾形或半圆形皮肤扩张器。方法:1.一期植入扩张器:(1)设计切口,局部浸润麻醉。拆线后数天开始经注射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首次可注射5~放置闭式负压引流管。
-
石绿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组成:石绿、白芷各等分。主治:肾疳,耳上生疮,及肥疳,头疮鼻烂,浸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先以生甘草水洗疮,拭干敷药。1日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无名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
手术名称:无名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别名:头臂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常用的材料有人造血管、大隐静脉(缝制螺旋形血管)、股浅静脉和经戊二醛处理过的脐静脉以及同种主动脉等,人造血管内皮细胞种植尚在临床试用中,以前二种最常用。仔细检查人造血管吻合口及胸腔内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止血彻底后可逐层关胸。
-
头臂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
手术名称:无名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别名:头臂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常用的材料有人造血管、大隐静脉(缝制螺旋形血管)、股浅静脉和经戊二醛处理过的脐静脉以及同种主动脉等,人造血管内皮细胞种植尚在临床试用中,以前二种最常用。仔细检查人造血管吻合口及胸腔内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止血彻底后可逐层关胸。
-
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
手术名称:无名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别名:头臂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常用的材料有人造血管、大隐静脉(缝制螺旋形血管)、股浅静脉和经戊二醛处理过的脐静脉以及同种主动脉等,人造血管内皮细胞种植尚在临床试用中,以前二种最常用。仔细检查人造血管吻合口及胸腔内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止血彻底后可逐层关胸。
-
无名静脉-右心房搭桥移植术
手术名称:无名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别名:头臂静脉-右心房旁路移植术;常用的材料有人造血管、大隐静脉(缝制螺旋形血管)、股浅静脉和经戊二醛处理过的脐静脉以及同种主动脉等,人造血管内皮细胞种植尚在临床试用中,以前二种最常用。仔细检查人造血管吻合口及胸腔内其他部位有无出血,止血彻底后可逐层关胸。
-
颈外动脉-静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术
手术名称:颈外动脉-静脉-大脑后动脉吻合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脑缺血性疾病手术/其他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ICD编码:39.2808概述:自1967年Yasargil和Donaghy开创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以治疗脑缺血疾病以后,各种形式的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层出不穷,计有数10种之多,各有其优缺点。3.脑血流量测定。
-
全耳缺损再造两次法
手术名称:全耳缺损再造两次法别名:“二次法”全耳廓再造的整形手术;麻醉和体位:一般采用全身麻醉。(2)翻起皮瓣、耳后植皮:沿耳郭软骨支架外锐分离结缔组织,直至耳郭根部,将皮瓣连同软骨支架耸立,使形成耳颅角>45°,用干纱布或玻璃纸在耳后创面上切取印迹,以备确定取皮大小用(图10.13.1.1-9)。
-
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直行的从耳后向上至耳上部,再下行结于下颔处,又上行连属目外眦。其病症为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耳鸣且痛,目闭良久才能视物,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能视。
-
三焦经
本经自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起始,上出于四、五两指之间,沿手背行至腕部(阳池),向上行经尺、桡两骨之间,通过肘尖部,沿着上臂后边,到肩部,在大椎穴处与督脉相会,从足少阳胆经后面,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在膻中(两乳之间),脉气散布联络心包,向下贯穿膈肌,统属于上、中、下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