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àng gǎn rǎn yào

2 英文参考

anti-infective

3 注解

4 概念

抗感染药物系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可以口服、肌注、静注等全身应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以及其他化学合成药(异烟肼甲硝唑呋喃妥因吡哌酸等)。

抗生素系指在高稀释度下对一些特异微生物细菌真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微生物产物(次级代谢物)。此后用化学方法合成的“仿制品”,具有抗肿瘤作用微生物产物,抗生素母核加人不同侧链(半合成抗生素)等,也均称为抗生素

5 微生物活性

在各种病原微生物中,以细菌最为常见和最重要。临床上一般将具有抗菌作用药物分为杀菌剂抑菌剂两类,按应用普通治疗剂量后在血清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所具有的杀菌或抑菌性能而区分。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等可称为杀菌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可称为抑菌剂。但必须指出,“杀菌”和“抑菌”仅是相对的,对极敏感细菌,应用较大量抑菌剂,则血清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也足以杀菌;而低浓度的杀菌剂对较不敏感细菌也只能起抑制作用。足量药物及其组织穿透力为维持杀菌效能的关键。

为测定任一微生物对某一抗感染药敏感性,通常应用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有时也采用最低杀菌浓度(minima]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均以mg/L表示。测定方法有稀释法(包括试管法、微量法、平板法等)、扩散法(纸片法、E测定法)等。纸片法比较简单,应用也最为广泛,但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故应力求做到材料和方法标准化

6 耐药性

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可分为天然及获得耐药性两种,前者系遗传特征,一般不会改变,后者系由病原微生物体内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改变而产生。DNA的变化:①通过染色体DNA的突变;②通过质粒(plasmid)重新组合或获得耐药质粒而产生。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阴性菌中,经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自然界中最为多见,也最重要。

耐药性发生机制有:①钝化酶或灭活酶(如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形成。临床上抗感染药治疗失败也与此有关;②细菌细胞壁透性改变,使抗生素无法进人细胞内,从而难以作用于靶位;③靶位组成部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能与靶位结合而发生抗菌效能。此外还可由于代谢拮抗剂的增加或细菌酶系的变化等而产生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发生与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后果,因此临床上应特别注意合理用药。

7 药理

根据血药浓度和时间的关系可制定药时曲线,曲线下总面积可反映抗感染药物的吸收状况及体内利用率。抗感染药物主要经肾排出,也可经肝代谢肠道排泄、肺呼出等而被清除。药物半衰期(T1/2)可自药时曲线计算而得。据研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与其血药浓度超过其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持续时间越长则疗效越好;而氨基糖苷类与氟喹诺酮类的临床疗效则与血药高峰浓度或药时曲线下面积与MIC的比值有关,比值大者疗效好。肝、肾功能不全,特别是肾功能不全时很多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必须及时调整剂量、延长给药间期和(或)监测血药浓度,保证安全用药。

口服和肌注给药后,抗感染药的血药峰浓度一般于1~4小时内即可到达,静注或静滴给药后即刻到达,重症患者宜采用此给药途径药物吸收后迅速分布至各组织,胸、腹腔,关节腔和各种体液中,其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50%-100%,以至数倍以上,故除包裹性积液或脓液稠厚外,无局部用药的必要。

抗感染药口服后吸收很不一致,氯霉素阿莫西林克林霉素利福平多西环素磺胺药异烟肼等的吸收比较完全,约可达90%或以上。四环素土霉素因易与钙、镁、铝、铋、铁等金属离子螯合而影响其吸收(一般在70%以下),其活性也可为碱性物质所抑制,故不宜与抗酸药合用。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等口服后的吸收很少,仅为0.5%-3%。

抗感染药进人血液后部分与血浆蛋白相结合,结合率自0-95%以上不等。结合的药物无活性,也不易透过各种屏障,但结合一般疏松而可逆,当血药浓度下降时即渐释出游离药物

分泌至胆汁中的药浓度因不同药物而异,以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利福平等的浓度较高。除氯霉素磺胺药异烟肼甲硝唑氟康唑阿昔洛韦等外,抗感染药物很少透过正常血脑屏障进人脑脊液中,但脑膜炎症时则采用一些第三代头孢菌素乙胺丁醇氨苄西林青霉素G等,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排人痰及支气管分泌液中的药物浓度大多低于同时期血药浓度,以红霉素氯霉素、喹诺酮类、利福平甲氧苄啶等的浓度较高。

大多数抗感染药的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因此尿药浓度大多较高。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喹诺酮类等应用后有一定量进人前列腺中;林可霉素类、磷霉素复方磺胺甲嗯唑在骨组织中有较高的浓度或可达治疗水平。

8 合理使用

1.应熟悉选用药物病原微生物的活性、药动学、适应证和不良反应

2.要及早确立病原学的诊断。确立正确的病原为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的先决条件。有些病原采用常规方法不易分离者亦应尽量选用其他辅助诊断技术,包括各种免疫学试验。分离鉴定病原菌后应尽可能作细菌药物敏感度(药敏)测定,必要时并进行联合药敏试验,供选用药物参考,这在处理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尤为重要。

3.应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新生儿体内酶系发育不全、血浆蛋白结合药物能力较弱、肾小球滤过率较低,老年人血浆蛋白大多减少、肾功能也减退,应用常规剂量后血药浓度和半衰期常有增高和延长,故用量以偏小为宜,有条件时宜定期监测血药峰、谷浓度。

4.预防或局部应用抗感染药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应当用于少数有明确指征者;如用于预防昏迷休克患者并发感染,或清洁手术预防术后感染则往往徒劳无益。

应尽量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感染药,因易引起过敏反应,也易导致耐药菌产生。故除主要供局部应用的药物新霉素杆菌肽莫匹罗星磺胺米隆等外,其他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感染药物,特别是青霉素类的局部应用要尽量避免。

5.联合应用抗感染药需有明确的指征。临床多数感染用一种抗感染药即可控制,联合用药徒然增加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

6.应选用适宜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静脉给药不宜用于轻、中度感染。宜按药动学参数制订给药方案。剂量过大或过小均不相宜,过小起不了治疗作用,反可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的突出例子是青霉素类,不仅浪费严重,且易诱发中枢神经毒性反应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通常应持续应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不在此例。如用药后效果不著,急性感染在48~72小时内应考虑改药或调整剂量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