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腰痛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ǔ yāo tòng

2 英文参考

chronic lumbago[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久腰痛为病证名,又称积年腰痛,指腰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1]。《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肾虚受于风邪风邪停积于肾经,与气血相击,久而不散,故久腰痛。”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1]。治疗以补肾为主,或兼祛邪[1]

参见腰痛内伤腰痛

腰痛指腰部疼痛。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济生方·腰痛》:“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审如是说,则知肾系于腰,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又有坠下闪肭气凝血滞,亦致腰痛。”大抵外邪外伤所致者,以急性腰痛居多,治以祛邪疏通为主;内伤虚损以慢性腰痛多见,治以补肾强筋为主。《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根据腰痛程度、部位、病因症状的不同,有腰脊痛腰背痛、腰胯痛、腰脚痛卒腰痛久腰痛外感腰痛内伤腰痛等。详各条。本证可见于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纤维织炎、腰肌劳损肾下垂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结石盆腔疾病等。[2]

内伤腰痛为病证名。《症因脉治·腰痛总论》:“内伤腰痛之症,日轻夜重,痛定一处,不能转侧,此沥血停蓄之症;胁肋气胀,遇怒愈甚,此怒气郁结之症;腰间重滞一片如冰,得热则减,得寒愈甚,此痰注作痛之症;时常怕冷,手足不暖,凡遇寒气,腰背即痛,此真火不足,阳虚之症也;五心烦热足心如火,痛如锥刺,此阴虚火旺之症也。内伤腰痛之因,挫闪跌仆,劳动损伤,则腰腹作痛;七情恼怒,忧思郁结,则腰胁疼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先天不足,真阳亏损,则为阳虚腰痛真水不足,复损阴精,则肾虚火旺而腰痛。”[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4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久腰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久腰痛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久腰痛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久腰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